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 第23章 督促换粮,各方反应!

第23章 督促换粮,各方反应!

    这简直太冒险了。
    淮西勋贵们的脸色当场沉了下来。
    江南两派官员们倒是神色各异,有的暗喜,有的愠怒,有的事不关己面露讥讽。
    反正南直隶基本上都是皇家的皇庄,你太子在自己家爱种什么种什么,跟我们这些苏南,浙北的地主有啥关系?
    你皇帝家绝收了,我们还可以趁机抬高粮价...
    “中书大人,此事,还是要找太子问个明白!”
    礼部尚书高信颤声道。
    他是江西人,却属于李善长提拔起来的,也属于淮西派。
    李善长此时白须颤颤。
    浑身都在发抖。
    为什么?
    因为太子的种种作为太反常了,这让他有了种莫名的熟悉感。
    ...每次上位要杀人前,也总会有这种反常感!
    当胡惟庸被称之为站皇帝的时候...
    当张士诚觉得已成南国霸主时...
    当陈友谅以为必能破鄱阳湖时...
    每次结局,都是上位的朱字大旗飘扬到了最后,所有盛极一时的强者都成了冢中枯骨...
    为何,如今太子也让自己有了这种感觉?
    难道这才是真龙面目吗?太子之前一直在藏拙,实则...
    他不敢想下去了,低头平复了半天心情,最终抬头缓声道:“太子在何处?我亲自去寻他!”
    “太子在上元、江宁两县之间,正快马推行番薯种植,亲历田亩!”
    一位工部官员颤颤出列,官袍摇摆之间吐出了一言。
    “啊?”
    此话一出,不少真儒家的文官倒是对朱标生出好感,这批官员人数很少,原本是刘伯庸一派的,属于朝堂上为数不多的清流。
    “太子竟然在农忙之时,亲自下田督农?”
    “贤君还是贤君啊,殿下的本心还是没有变的!”
    “还是以规劝为主,让太子早早回归正途...”
    毕竟能亲自下田的太子,史书上也是屈指可数!
    “快,备马!”
    李善长懒得听这些腐儒废话,急忙撩开官袍下摆,冲出宫去。
    ...
    此刻,江宁县。
    “都看懂了吗?没看懂我再做一遍。”
    只见一块肥沃的原野间。
    身着黄袍曳撒却浑身洒满泥土的朱标。
    正从背后握着一位身材健硕眉清目秀农妇饱满的...粗糙大手。
    身躯一耸一耸...
    那农妇满脸娇羞,几欲瘫软,嘴里发出轻吟。
    嗯。
    朱标正在手把手教她,如何切开番薯块茎,培育根苗。
    一旁围观的。
    是江宁知县马原焘,应天府知府顾佐,南直隶布政司使李寿吉...三人全程保持了石化脸。
    周边的锦衣卫倒是学得十分认真,原本都是庄稼汉,学起这些农活轻车熟路。
    “启禀殿下,看懂了!”
    “每个人都做一遍,我看看你们育苗合不合格!”
    朱标松开那脸色羞红小农妇的手,和善笑道:“知道如何做了?那就去育一份苗来孤看看!”
    “谢过...太子!”
    那农妇颤声道,双腿发软的摇摆着。
    不敢想象,这等尊贵的人物,亲自教授自己种田技巧...
    到底谁是农民啊!
    “殿下,无论如何,您也不可亲自做这等下事...再不然也有劝农官,您万金之体,该坐镇庙堂之上...”
    南直隶布政司使李寿吉张大的嘴巴半天才合拢,吐出一句颤抖连连的话。
    “农事是小事,那什么事是大事?”
    朱标白了他一眼,语气略微严厉。
    “孤料想,你们南直隶的劝农官,也不会亲自下田来指导吧?”
    “这...“
    三位地方大员都愣住了。
    是啊!
    劝农官也是官,羽扇纶巾的读书人,怎么会亲自下来做这等低贱的农事呢?
    能在官衙写写历法、农时、阴晴,就已经是体恤农情了。
    “微臣惭愧!”
    半晌,李寿吉只好拱手低头,心中莫名对太子生出几分敬仰。
    贤君之名不足夸,真正做到深入民间的贤君,这怕是唯一一个吧!
    “休要搪塞于孤,问你们话呢!劝农官都召集过来没有?你们三人学会这番薯育苗之法没有?”
    朱标语气更严厉了些,不仅要这些地方官的态度,更要效果!
    “作为地方官,要是连你们都不清楚这育苗如何进行,那孤这换粮令才是真推行不下去!”
    “启禀殿下!臣会了!”
    还是被朱标震撼过一次的应天知府顾佐反应最快,垫起官靴,举手大声喊道。
    “好。”
    朱标点点头,扔过去一颗番薯:“现在就试给孤看!”
    “是!”
    顾佐一个侧跳过去双手接番薯,二话不说拿
新书推荐: 为奴五年,独美后她乱帝心夺凤位 星路仙踪 玄主龙神 仙游纪 高武普通人,职业长生者 恰好对上你的眼 开局,就是剑道天才,我拿什么输 电竞大佬的白月光诈尸了 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火影:我在忍界开宗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