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又挖矿?

    众所周知,宏观物质是可以不断细分的,虽然不能无限细分,但是总是可以分成更小的单元。

    吸收了一立方米的液态金属纳米材料的液态金属纳米思维核心maxproplus版理论上来说,也是可以分成两堆的。

    还在思考着怎么将其分割成两份的姜沫,无意中发现自己似乎能够控制这滩液体的流动,甚至能控制它变成其他形状。

    要不变成一匹马?

    斗气化马什么的,恐怖如斯。

    于是一滩“水银”在地面上一会扭成s形,一挥扭成b形。

    玩够了的姜沫在脑海中想着这滩“水银”流向两个坑中,于是这滩水银就流向了两个坑中。

    自我分割什么的,如此简单,就很棒。

    当然,姜沫的意识并没有分割成两份,而是处于其中的一滩水银之中。

    我跳!

    好了,现在他的思维处于另一滩水银之中。

    试验很成功。

    可惜只能自己独自享受这喜悦的时刻。

    姜沫很激动!

    接下来可以试验一下能够容纳思维的最少液态金属的量是多少,知道极限方才可以极限操作。

    一滴?不行!

    两滴?不行!

    一直到一颗橙子大小,也就是直径5厘米左右,姜沫的思维才第一次成功传输过去。

    有戏!

    思维进入那颗橙子大小的液态金属球中,姜沫开始测试这种较小的液态金属球对思维的影响。

    首先,思维可以进入,没有问题,那么这么小的液态金属球就可以用作思维跳板。

    但是,当姜沫开始连接外部各种机械,准备在这个小鸽子笼中进行复杂操作的时候,他发现“算力”似乎不够了。

    自己的念头似乎都被堵在那里,等待着前一个指令执行完成,后一个才能继续执行。

    这明显是内存跟不上啊。

    继续加!

    于是姜沫开始寻找思维运行速度与金属球大小的平衡。

    当姜沫的思维能够在液态金属球中流畅的发送和处理各种指令的时候,这颗球已经有了排球大小。

    继续增加液态金属的量,带来的提升就不是思维运行速度上的提升,而是同时运行的指令数量的提升。

    当姜沫将所有的液态金属纳米材料聚集到一起的时候,甚至能够一心多用。

    多进程,我喜欢。

    等等,我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液态金属纳米思维核心可以分离为更小单位这件事,自己当初拿到那颗核心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做?

    要是当时测试了这个,自己根本就不需要制造那架航天飞机呀,直接就左脚踏右脚上天了。

    果断这是思维陷入了定式啊。

    姜沫在心中检讨,一开始那种普通思维核心的破坏试验的时候,那些破顺不严重的思维核心,还有一些比较大块的碎片也是继续作为思维传输跳板使用的。

    既然能作为思维传输的跳板,那自然是能承载思维。

    如果用什么姜沫熟悉的东西来做比喻的话。

    姜沫觉得这个东西就相当于是电脑的内存,自己的思维相当于操作系统。

    原来那个普通的思维核心是ddr2内存,1gb大小,速度慢,存储能力低。

    这个液态金属纳米材料就是ddr4内存了,而且还是8gb大小,不仅读写速度更快,而且存储能力也更强。

    姜沫的思维就相当于windows操作系统,总共就占那么多内存,假设512mb。

    橙子大小的液态金属球,相当于堪堪超过512mb多一点,运行起来自然卡顿。

    这个解释完美。

    关键是,我特么是不是出bug了,都是机械生命了,怎么还会健忘呢。

    液态金属纳米材料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光是可以用来扩展思维核心这一点,就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可惜这东西制造起来消耗大的惊人,像是铁、铜什么的还好说,铂、金什么的消耗量大一点也没啥,这东西也不难弄到,主要是一些稀有元素的消耗真的非常大。

    姜沫制造这样一立方米的液态金属,消耗的一些稀有元素搞不好都有整个地球一年产量的十分之一了。

    比如说铱元素,这东西其实蓝星上不少,不过因为是重元素,在蓝星早期熔融状态的时候,基本上都沉到地核中去了,地壳中的铱元素少的可怜。

    但是铱这个东西吧,小行星或者彗星什么的,含量比较高。

    所以地球上的经典论文,就是通过地层中某个时间段的铱含量特别高,从而得出这个时期有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
新书推荐: 校花从无绯闻,直到我们互换身体 国公千金回京后,作威又作福 阿宝重生之宿命情缘 古代神探断案传奇 帝妃倾城:帝尊大人宠妻无度 六姑娘一言不合就心狠手辣 为了实习证明向魔王发起冲锋 猫痕伤 谁让这个逗比小蛇学魔法的? 觉醒不了?那就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