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永刚和宁静刚一吃完了抓饭,位置早就被人盯上,他们也不好意思再坐下去,赶紧离开。
两人行车在疏勒县城内,感受着西域景色,只可惜这城太小,一会儿就走完了。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疏勒国,王治疏勒城,去长安九千三百五十里,户千五百一十,口万八千六百四十七,胜兵二千人。”
也就是说,在汉朝时期,疏勒国有一万八千多人。
这在当时也不算太小了。
西域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龟兹国也不过八万人,最小的只有一、两千人。
在古代,“疏勒”不仅是南北丝绸之路的交汇处,也是中原王朝和北疆草原游牧民族通商的中转站。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疏勒成为旅行者、商人、冒险家等各式人物的必经之地。
而随着商队的纷至沓来,不同的信仰、艺术、语言和习俗也在这片土地上相互碰撞、激荡,最终融合成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疏勒是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区域之一。
早在东晋时期,这里就曾举行过盛大的“般遮越师”(又称无遮大会、五年大会)。
因此,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都在在疏勒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现如今,寺庙、教堂、清真寺等各式建筑错落有致,成为这座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人行至县城东侧,看到了“张骞公园”。
对于一座为纪念古代杰出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张骞,通西域的历史伟绩而建的公园,当然必须要进去看一看啦。
公园的面积非常大,充分体现了新疆地广人稀的特色。
园内有假山,有人工湖,也有富含中原文化特色的亭台楼阁等,还种了很多果树与景观树,绿化面积也很大,各种各样的鲜花争奇斗艳。
公园内主要分为历史文化区、民俗文化区、儿童娱乐区三个功能景区。
虎永刚和宁静两人主要参观了历史文化区,这个区域内建设有张骞纪念馆、疏勒历史博物馆、科技文化中心等。
其它区域也就是走马观花般大体看了一眼,主要因为公园内居然建了“张骞美食广场”,那俗气有浓厚的商业气息,让两人都觉得反感。
整个公园逛下来,让他们留下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张骞出使西域”主题雕塑,和一座博望亭。
博望,是张骞的封号。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经千辛万苦回朝后,因其熟悉西域的情况,汉武帝派他随大将卫青出征而立功,“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被被武帝封为“博望侯”。
出了张骞公园,回到车上,虎永刚试着给刘伟民打了个电话。
果然不出所料,电话关机,想必还没有到达乌鲁木齐。
疏勒到喀什不过十多公里路程,此刻也才不到三点,这附近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一时之间,虎永刚倒有些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
宁静的意思,还是先去喀什吧。
两个人先到市区内转转,那些着名的景点,就等刘伟民到了,再一起去玩。
虎永刚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往西走了没几百米,看到了一座蓝色房子上挂了一个大大的馕,旁边过道拱门上方写着“疏勒县馕产业园”。
两人都很好奇,怎么这里“馕”也能形成了一个产业,本来车子已经开过了,虎永刚还是掉头去一探究竟。
所谓产业园,在两个人看来,无非就是一个很大的馕加工厂。
产业园的建筑面积有3、40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主要包含:打馕区、烘焙区、面点制作区、成品包装和洗箱区。
在这里,两人看到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馕。
最神奇的是,有些馕还做成了鸟兽的模样,有的上面还有图案和文字。
据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那是“疏勒花馕”,属于疏勒县特有,2009年被列入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疏勒县馕制作技艺的一张名片。
“疏勒花馕”的传承人名叫艾麦尔?吾守尔,他从15岁起就跟随父母开始学习打馕。
他打出的馕,面皮筋道,入口酥脆,香气扑鼻。
在历届展会上,他打出的有爱国、爱党字样的花馕表达出各族群众对祖国、对党、对家乡的深切热爱和感恩之情。
近年来,疏勒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合作,推动馕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疏勒县馕产业园陆续推出辣皮子小馕、玫瑰花酱馕、自热火锅羊肉泡馕、牛肉泡馕、鸽子汤泡馕、馕与茶等140多种馕产品,日产馕达89万个,其产品远销塔吉克斯坦等周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