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对垒在僵持着。
盾牌和矛尖碰撞。
时不时有标枪,飞刀,石块之类的投掷物从双方的盾阵中飞出,落入敌军盾阵中带走一些倒霉蛋。
而后盾阵中的战友在倒霉蛋战死后迅速补上倒霉蛋的位置。
这就是盾阵。
人死了,阵也不能乱。
乱了,军心就散了,就是屠杀。
像电影里演的那种,双方军队明明都摆好阵型了,结果一到交战,就是单对单,将对将,王对王的格斗。
然后——伟大的,身强力壮的北方游牧勇士们就用他们壮实的肌肉将我们弱小可怜,瘦弱矮小,文明象征的中原王朝的废材嗷嗷撕碎。
然后这个时候,往往还会有一个个人武力高强的中原王朝将领,要么是我们的男主,要么是我们女主的心上人。
靠着强大的个人武艺在捉对厮杀的战场上扭转战局。
然后这个时候导演们就会告诉观众,我们中原王朝能够胜利,靠的就是这位某某将军强大的武艺~
妈的一天天的纯粹扯犊子,拿他妈历史当武侠,啊不对,仙侠拍。
真要到了要士兵捉对厮杀的地步,军心早散了。
至于斗将,春秋时期还比较流行,到后期基本不流行。
双方的对垒基本上在稳扎稳打的进行。
双方互有伤亡。
高傲的贵族兵们发现,战场并没有像他们预想的那样,汉军的阵线在接触后一触即溃。
居然和他们陷入了僵持的状态。
汉军身后的那些重装弓手们和轻甲弩手们夹杂在盾阵的第二排,总会抓住他们轮替的间隙,将他们的人用弓箭射杀。
尤其是那些重装弓手们的箭矢极为锋利,箭术极为精湛,不管是重装士兵还是轻甲士兵,那锐利的箭矢必定能准确无误的射在防御最薄弱的脖子上,将他们的人射死。
那些重装弓手们在对垒中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对,还有一些不知道从哪旮旯干来的势大力沉的标枪,给他们的麻烦也很大。
见过连人带盾一块飞上天吗?
没见过吧。
我们见过!
他妈的,看着战友从活生生的人变成了飞天肉串,那种恐惧感,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偏偏,他们还在对方的军阵看不到这些势大力沉的标枪的主人。
很显然,二狗把斩马冠军们隐藏的非常好。
这种看不到的恐惧感,才是最让人恐惧的。
若他们不是贵族兵,而是被强行拿刀架着脖子上战场的民兵。
在看到战友成为飞天肉串的那一刻,他们就开始逃命了。
这情况根本和他们幻想的他们摧枯拉朽般把汉军打得一触即溃的场景根本不一样。
再这样继续下去。
只怕他们会输。
他们还有三万弓箭手在后方因为盾阵对垒的状态而跟汉军的大量弩手们一样投鼠忌器。
但也正因此,他们这边是没有人数优势的。
汉军有八万人,他们只有七万人。
但,他们毕竟是贵族兵,是脱产阶级,是能够脱产训练的精锐。
他们战力,心性,自然和用人数衡量战力的普通民兵不同。
他们有信心把这些老农民的儿子们击溃。
但很快。
一声声地动山摇的齐整马蹄声响起,让他们甚至一时间都忘记了推进。
骑兵?
这声音,而且是至少上千名重骑兵一齐纵马才能拥有的动静。
他们出生较晚,没有和吴军的骑兵对峙过。
但他们的父辈,在当年老国君的带领下,和吴军的重骑兵对峙过。
吴军地处平原地带,拥有一些不错的养马地。
养起了规模上万的骑兵,其中每十个骑兵里就夹杂着一个重装骑兵。
他们父辈形容过,吴军的骑兵奔腾起来,好似地龙翻身,让人难以抵抗。
如果不是老国君身先士卒,带领着越北地区的数量稀少的骑兵与吴军骑兵对冲周旋的话,他们根本拿不下吴国那么多的城池。
而现在,他们已经没有英勇善战的老国君带领,连越北地区为数不多用来训练骑兵的平原也已经丢失。
他们连用来周旋的少量骑兵都没有,只有将领们才有那么一两匹买来的宝马。
那么,你指望高贵的老爷们骑着马去阻拦那些悍不畏死的精锐铁骑吗?
现在的越军,有效的反骑手段只有两个。
盾阵,弓弩。
而盾阵推进的距离已经太远太远。
那些跑起来地动山摇的重装骑兵们看上去已经武装到了牙齿。
这个距离下的弓弩,箭矢射到那些铁骑们的甲胄上,估摸着会被直接弹开。
少量的弩车根本做不到不误伤己方而准确的点杀敌方汉军铁骑。
汉军的大量后排的弩手听到铁蹄声,开始脱离盾阵,组成散兵阵型,开始将手中的弩箭向着越军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