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是,草民这就带大人去。”吴山说罢微微弯曲着伸腰冲县令大人伸出邀请姿势。
浩浩荡荡地一伙人朝着村南的两块地走去。
这两块地不是别人的,正是耿春花同族大伯家和懒汉李老二家的。
吴山走在前听着陈大人在和县令大人说着什么,他们声音不大,他也只是听到了个别字眼,如“主家有些懒惰”“地里草多”“浇灌不及时”“粪水沤得还行”等字眼。
还有最后一句吴山听清楚了,对方在说“对方的田地可以当做干旱地来做打算。”
只是些许字眼,吴山却也是听的明白,想来是这位陈大人正在同县令大人汇报李二家的地。
这次收割之所以也有李二家的地,那是因为他家的地是整个牛头山村用过沤粪后看着产量最低的地,这是打算用他家的地当反面教材嘞。
实在是靠他婆娘和孩子哪里伺候不过来家里的地,李二整天背着胳膊在地里瞎晃悠却是不做话。
只要谁一说让他干活,他不是肚子疼就是脑袋晕。
“好,这事你办得不错,等会收割后,定要记录好亩产,将来这些有大用。”谢县令对着身边人吩咐。
“大人放心,所有田地的施肥情况、浇水情况我这里都记录在案,只等这边收割回去后可以装订成册。”陈文官笑得十分开心。
颇有一种千年媳妇熬成婆的架势。
说话间,乌泱泱的人群已经先到李二地头,吴森眼见李二搓着手就要往县令跟前凑,一把把他拦住。
开玩笑,今天出来时他爹特意吩咐过,只要县令大人没有召唤,那他就得看守好李二,不要让他往县令大人跟前凑,省的他在县令大人跟前说一些有的没的。
要是为此惹怒了大人,那他们牛头山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大人,这块是试验田中的一亩,那边是另外一亩,咱们今天人多,要不两亩同时进行?”吴山抬手指了指不远处地头站着人的一块高粱地,神情很是拘谨的问。
谢大县令冲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点点头,随即对跟来的两个衙役挥下手,意思让他们帮忙。
吴山一听能干活了,这下仿佛来的自己的舒适领域,他大手一挥“按着分好的组,走,跟着我下地。”
在得知县令要来村里查看秋收时,村里就已经分好了组,一组是他带队,另一组是牛章河带队。
此时,众人随着吴山的一声招呼,全部进地。
有汉子负责进地用镰刀飞快收割带杆的高粱穗,收割高粱并不是只把穗割下来就可以了,而是要带一点下面的直杆,以前是方便整理成捆,有利于后续的晾晒和处理。
要是不这样收割,只去剪高粱穗的话,因为身高不够需要顺着杆子把高粱穗往下拉,那高粱杆只怕是十有九毁。
那些是任何一个村民都不想看到的。
原因就是穗头下面的那一截杆子晒干后可以用来做成盖帘或者馒头筐等,家里用品。
等割穗的汉子把收割下来带高粱杆的穗交给跟在边上的人后,那人立即抱到怀里的高粱穗去地头。
在地头等待的妇人有的负责撑开麻袋,有的负责用剪刀把高连穗剪下来丢麻袋里,有的负责把空无一物的高粱杆帮着收拢起来,最后交给地主人。
平日要是一家收割这一亩地少不得要花费上多半天时间,此时下地的人多,只是一个来回,一亩地就收割完毕。
这边县令大人用手捡起一穗高粱在手里,入手沉甸,比往日所见的,颗颗种粒又大又饱满。
其他人都在忙自己的,没人敢去打扰县令大人。
只是片刻,地里的高粱穗全部入了麻袋,地头的麻袋都摆放了有十六包。
“地里的全部收割出来了?”吴山笑着大声问。
“村长,都在这里了。”人群中有人出声回应。
“来几个个子高的,抬称。”
吴山负责拨动秤砣,李玉和县里一直负责的记录数据的陈大人记录,每一麻袋的重量。
尤其两块地全部称完,陈文官脸上笑容不断,走到县令大人汇报这亩地的成果。
“大人,这块地的产量是”陈文官说着抬手指着李二的高粱地说“麻袋里带些许细枝干、皮、水分等总重量六百斤,我刚刚和村里相亲合适,按着这个数量等去皮晒干差不多在三百二三十斤左右。产量比以往超出一百三四十斤左右。”
谢县令心里虽然已经有了盘算,但正是听到这些数据,眉毛还是忍不住挑了挑,眼前这亩被伺候得并不好的地产量都如此之高,那其他的......
谢县令想到此处,很是期待的指着另一边田地问“那边的如何?”
“回大人,那块是熟地,主家伺候的好,抛开细枝末节和水分后,估算一亩产量大概能在四百斤左右,这可比同等熟地要高出一倍有余产量。”
县令大人听着手下报出的数字,一向不怎么喜怒于色的他此刻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着,“好好好,这是好事喜事啊。这样,你速速带人把另外几块全部收割,看看不同的地在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