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目前大明的京城处在北方,绝大多数的军事力量也部署在北方的九边重镇,因此,似乎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北京城是大明的政治与军事中心。
但实际上,由于京城的粮食供应绝大部份都来自于南方,而且九边军队的后勤保障供应也非常依赖来自于南方的赋税,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位于南方的一些势力势必会对大明朝廷的相关政策,以及大明的各项军事行动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万历、天启年间,朝廷中的一系列斗争,说到底就是南方一些势力为了争夺在朝中话语权的具体体现,而到了目前的崇祯时期,可以说南方的势力已经基本掌握了在朝廷中的话语权。
因此,朝廷出台的所有政策,必须以符合南方相关势力的利益为前提,否则,就算是朱由检这个天子说的话也不好使。
换句话说,胡文霆要想通过经济手段来挽救大明,那么应该采取何种手段来解决南方相关利益集团,是他不得不慎重考虑的一个大问题。
介于胡文霆对相关历史进程的了解,知道采取后金那种直接平推的方式,把南方相关利益集团给一锅端掉,是最省心,也最能彻底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历史上的当年,当多铎带着八旗军队进入南京城时,当时东林党的党魁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跪迎清军入城。
在钱谦益的认知中,自己可以代表南方大财团与清军谈判,成为新王朝的大股东。但这个智商极高的博学鸿儒错估了一件事,当年崇祯皇帝当面和你谈,那是把你当成了自己人,而清军可不吃这一套,他们遵从是顺我者活、逆我者亡的一套强盗规则。
当钱谦益鼓起勇气与清军会面,表示他身后的大地主们都可以入股时,甚至都还没有说到合作条件的时候,清军就端着长刀开始自己取钱了。整个南京城瞬间血海一片,那些崇祯借都借不来的钱,被清军一车车拉走。
这种野蛮的谈判方式让钱谦益大为震撼,他甚至开始怀念那个苦口婆心劝他们缴税的崇祯皇帝了。
随后,他虽然也开始私下组织反清运动,不过花出去的钱不少,最终也没有闹出什么大动作。正应了一句俗语,乱世之下,书生当政、祸国殃民;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但是,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势必也会给大明的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这种结果同样也是经由后世的历史证明了的。
更何况,对于后金来说,汉族的任何人都是异族,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想杀就杀,想抢就抢。但对于胡文霆来说,再怎么着,这些人也还是自己的同胞,如果能通过比较温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话,他还是很愿意尝试一下的。
也许有人可能会问,胡文霆你前一阵子还在朱由检面前隐约透露过,希望借陕西那些流民的手来解决掉一些藩王家族,那些藩王难道就不是汉人了吗?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来说,那些藩王家族可以毫无疑问的把他们归入蛀虫一类,他们对大明经济只有破坏而没有任何的促进作用。
相对于那些藩王家族来说话,南方的那些利益集团,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对大明的经济发展还是起到促进作用的,比如说,他们兴办的各类工坊以及组织的对外贸易活动,都是代表先进的经济发展方向的。
(自从隆庆开关后,明朝那些有港口的南方城市,在短时间内诞生了很多大富豪。一直到明末,流入大明的白银相当于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不过可惜的是,这笔泼天的财富与朱由检以及大明朝廷竟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但另一方面,又由于他们当中的绝大部份人,思想还受当时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因此,他们在通过工坊以及贸易等手段赚到一大笔钱之后,并没有积极的去进行扩大再生产,反而是用这些钱来进行更大规模的土地兼并。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又是造成大明局势进一步恶化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胡文霆想要在大明推行他发展经济的相关措施,又不得不对这些人采取一些相应的压制或者引导措施。
鉴于以上这些因素,因此,胡文霆在听到毕懋康说起,请自己出手为他的朋友叶绍袁的女儿叶小鸾治病时,心中就有了一个大略的构想,自己是否能够通过叶绍袁,把触角伸向大明的南方呢?
毕竟,无论是从叶绍袁在南方的影响力来说,还是从他的思想境界来说,他都是值得自己争取一番的。
如果自己最终能通过扶持叶绍袁家族来和南方的一些利益集团相抗衡,并自始至终都能对叶绍袁家族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今后自己的相关经济发展方案,在南方实施起来,就会变得轻松多了。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胡文霆这才很爽快的就答应了毕懋康的要求,表示愿意出手救治叶小鸾的胸痹之症,并为此兴师动众的安排了一次出行南方的活动。
当天天还没亮的时候,胡文霆的一千多名随行护卫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