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阮氏投降

    在安南军进驻升龙府的同时,大明静海军正在清化城和阮氏鏖战,清化城内外,满目疮痍,到处都是大战过的痕迹。

    安南军围困清化城已经半月有余。

    有大明联合舰队协助,静海军可以轻易攻破清化城,但是静海军大都督郑芝龙偏不,对清化城围而不攻,还放任阮氏的信使出城。

    阮氏是安南南方的霸主,只是攻破清化城,并不能彻底消灭阮氏。

    所以郑芝龙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方式,准备以自己为诱饵,将阮氏的军队聚集在清化城,然后一网打尽,一战定乾坤。

    为了让龟缩在清化城内的阮福直有危机感,郑芝龙每天都会派兵攻城,在持续给阮福直施压的同时,还可以以战代练,锻炼组建时间不久的静海军。

    又是一天日常攻城结束,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味道。

    双方打了这么久,静海军的伤亡越来越少,阮军的伤亡越来越多。

    每次静海军攻完城,总会给阮军留下几十具尸体和上百名伤员。

    静海军仗着犀利的火器和精良的装备,几乎没有什么伤亡。

    明明静海军有一举攻破清化的实力,可是他们却选择了循序渐进,慢慢地给阮军放血。

    看不到胜利和尽头的战争,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过今天,下一个死的会不会是自己。

    郑芝龙的战术不但让阮军的普通士卒倍感焦虑,就连阮氏家主阮福直也受够了。

    阮福直还很年轻,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清化城中压抑的气氛让他在崩溃边缘行走。

    清化城的城墙上,阮福直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静海军营帐,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焦虑。

    对于这一场战争的结局,阮福直持悲观态度。

    清化城作为阮氏的老巢,城防工事修建得很坚固,虽然谈不上固若金汤,却也是安南少有的坚城。

    驻守清化的守军也有五万多人,还有分散在各地的十万阮军正在向清化赶来增援。

    而且清化城中储备了不少粮食,若是不考虑城中的普通老百姓,足够阮军两年的消耗。

    坚城、粮草、兵力都不缺,可是阮福直还是没有必胜的底气。

    自己家的情况自己知道,阮军虽然有十多万,但是装备和训练都跟不上,士卒平常的待遇也很差。

    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大明静海军相比,实力悬殊。

    仗打到这份上,阮氏的族老纷纷献策。

    一部分阮氏族老建议固守待援,他们觉得明军远道而来,时间一长,肯定会爆发思乡之情,军心一旦不稳,明军自然会撤军。

    宣德年间,大明就是因为控制不住明军的思乡之情,这才放弃了安南,撤军回到了内地。

    也有族老主张待援军抵达后,直接出城决战,因为明军这种持续放血的战术,实在是太熬人了。

    与其身心备受折磨,还不如赌一把,万一打赢了呢?

    持不同意见的阮氏族老吵成一锅粥,谁都不服谁。

    可惜阮氏族老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郑芝龙麾下的静海军,基本上都是郑芝龙的老部下,主要由远洋水手和武装船员组成。

    对他们来说,在海上漂泊一年半载完全是正常情况。

    只要有钱赚,什么情绪都能按下去。

    至于聚拢兵马和静海军决战,郑芝龙不可能给阮氏这个机会。

    郑芝龙的弟弟,静海军飞龙镇提督郑芝豹正带着兵马在清化城周围巡弋,一旦发现阮氏援军,二话不说就给灭了。

    阮氏的族老心心念念的援兵,怕是很难靠近清化城。

    也许是被困城中,心中烦闷,阮氏的族老分成两派,天天吵。

    阮福直被这些老头子吵得脑仁生疼,他比这些老家伙看得明白,知道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难以改变最终的结局。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大明对安南志在必得,区区一个阮氏,岂能螳臂挡车?

    说实话,阮福直想直接投降,可是阮氏的族老都不提这一茬,阮福直也不好直接表明自己的心意。

    又是一个信使匆匆入城,带来广南方向援军全军覆没的消息。

    听闻此等噩耗,阮福直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

    这一天,全军覆没的阮军援军实在是太多了。

    第一次听见援军全军覆没,阮福直非常震惊。

    第二次听见援军全军覆没,阮福直非常愤怒。

    第三次听见援军全军覆没,阮福直非常无奈。

    阮福直已经习惯了援军全军覆没,好像全军覆没才是常态,若是现在有一支阮军援军赶到清化城下,阮福直都要怀疑是不是明军假扮的了。

    哦!明军若是真想攻破清化城,根本不用
新书推荐: 神豪系统,助力成为白富美 基金会:开局从大爷嘴里逃出生天 柔弱不能自理的小师妹还是人吗 全点悟性?当然要学遍天下武学 COS瞎子穿越盗墓世界背景后 娇软工具人被疯批神明疯狂示爱 我得到了一个系统 重生七次归来感觉棒棒哒 时空穿梭之符动乾坤 斩神,七夜,我把你当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