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蒨之死
565年四月初二,陈顼被陈蒨任命为司空。
回国才两年,陈顼就在南陈崭露头角,并且权势熏天。陈顼的党羽鲍僧睿倚仗着他的权势,开始横行霸道,这引起了徐陵的不满。徐陵现任御史中丞,弹劾不法官员,是他的职责。
徐陵收集好鲍僧睿的罪证后,很严肃地穿着正装去见陈蒨,报告了鲍僧睿的种种罪行。当时,陈顼就在陈蒨身旁站着,听到徐陵的举报后,额头上大汗直流。徐陵也不给他面子,吩咐殿中御史把陈顼领下殿,说是有要事单独报告皇帝陈蒨。
徐陵能说啥?无非就是陈顼威胁到陈蒨的皇权,劝陈蒨要提防之类的话。陈蒨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免去陈顼担任的侍中、中书监的官职。朝廷中对徐陵肃然起敬,纷纷称赞徐陵不仅仅是文学家,而且是不畏权贵的正直大臣。
表面上看这是陈顼和徐陵的矛盾,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陈蒨和陈顼之间的明争暗斗。陈顼并没有表示不满,而是默默接受了皇帝对自己的职务安排,此后他吸取了教训,低调了许多,暗中扶植自己的势力。
陈蒨始终没有放弃收复南梁故土的希望,对此他做了两手准备,一是让湘州刺史华皎修建战船,准备进攻巴蜀;二是让吴明彻领军进攻西梁萧岿。
吴明彻被周迪打败后,陈蒨没有惩罚他,而是让他去镇守了自己老家吴兴郡,毕竟是自己人嘛,即便你打王琳、打任忠、打贺若敦、打周迪都失败了,那也无所谓,因为你是自己人。你侯安都再牛,不是自己人,也得拿下。从吴明彻和侯安都不同的遭遇可见,跟领导最重要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忠心,你是否听话直接决定了你今后的前途。
吴明彻屡战屡败没关系,对陈蒨是忠心耿耿,所以,这次陈蒨又想到了他,让他去集结兵力对付西梁。
华皎当初拒绝侯景的命令,对陈蒨等人加以保护,算是陈蒨的知音和救命恩人,贺若敦撤军后,陈蒨就封华皎为湘州刺史。华皎从地位低微的小吏起家,善于经营产业,湘川一带地方有多种土特产,所得都送入朝廷,粮食竹木,运送非常多;至于油蜜脯菜之类,没有不经营办理的。陈蒨看华皎这么能干,就专门让华皎建造大型舰船金翅等二百余艘,以及许多水战用的器具,企图以此攻入巴蜀。
华皎也没白忙活,他在衡州地区征讨山贼的时候,把淳于量给接送到了建康,为南陈输送了一个人才。淳于量虽然早归顺了陈霸先,但一直在地方上表示观望,王琳、余孝倾、周迪等人搞事的时候一直想拉拢他,他一直表示和中央站在一起,就是从来也不行动。直到周迪败亡后,淳于量这才死了割据的心,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只有到建康去报道。
566年三月初三,陈顼升任为尚书令,也就是宰相级别,负责协助陈蒨处理南陈一切军政大事,当然,具体的事物还是由尚书仆射到仲举、孔奂来具体处理,这二人是陈蒨的死忠粉。经过一年的韬光养晦,陈顼的权势更大了,而这时候陈蒨却生病了。
四月以来,陈蒨的病越来越重,眼看就不行了,于是,到仲举、孔奂、陈顼、袁枢、刘师知、韩子高等重臣,进宫为皇帝服侍汤药,顺便也是来接受遗诏的。到仲举,出自官宦世家,在南梁末年担任长城县令,这时候陈蒨就和到仲举结交了。陈蒨称帝后,到仲举一直负责人事工作,性格直爽率真,大大咧咧。袁枢时任吏部尚书,是吴郡豪强袁君正的儿子,富二代,长得帅,爱读书,擅长典章制度。刘师知,时任中书舍人,父祖辈分别在南齐、南梁做官,博览群书,擅长礼乐文化,陈霸先死的时候,该穿什么样的丧服,都是刘师知议定的,蔡景历对他也佩服不已。
对了,号称孔明在世的蔡景历去哪儿了,怎么不在皇帝身边服侍?
蔡景历的能力确实不亚于诸葛亮,可他的自我要求和对家人的管束,比诸葛亮就差远了。早在558年,陈霸先还活着的时候,蔡景历因小舅子刘淹受贿而牵连,被御史中丞沈炯弹劾,被降为中书侍郎。眼看蔡景历在迎立陈蒨、害死陈昌、除掉侯安都等事件上站队成功回到了权力中枢,结果,蔡景历又受到大舅哥刘洽的牵连,再次被免职,赋闲在家。刘洽是刘淹的哥哥,是蔡景历妻子的哥哥,依仗蔡景历的权势非礼良家妇女,对平头百姓敲诈勒索。
太子陈伯宗,就跟北齐的高殷、高百年一样,年纪小而且性格懦弱,在强势的皇叔面前,不堪一击,这也是陈蒨所担忧的事情。正如陈霸先的儿子陈昌不是陈蒨的对手一样,陈伯宗也不是陈顼的对手,所以,陈蒨想通了,他也效法高洋、高演,干脆直接把皇位传给弟弟陈顼算了,自己动手,免得儿子受辱。当然,自己主动、被动,儿子都得受辱,可陈蒨依然想打感情牌。
陈蒨拉着陈顼的手说:“兄弟,我儿子太小,没能力继位,我打算效仿太伯,把位置让给你。”陈顼当然不会答应了,即便心中乐得开花,他也得装作不情愿的样子,于是陈顼开始痛哭流涕,长跪不起。陈蒨也没管陈顼的伪装,扭头对到仲举、孔奂说:“现在三方鼎立对峙,天下的事情繁重,需要有个年纪较大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