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铁血丹心之大夏英雄传 > 第147章 西北大战(三)

第147章 西北大战(三)

    姜维整理好他的骑兵,也没休息,迅速向武关疾进,让炮兵随后跟进。他很担心那边的战况。

    姜维把预设阵地布设在清油河,是想与貊军骑兵大战一番,现在貊军兵分两路,他只能把步兵留下防守。在平原上步兵防守骑兵是很困难的,伤亡会很大。他走的时候命令步兵后撤到武关防守。这里地势险要,有利于防守。

    武胜关是西川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是关中的大门。两山之间夹着一条慢坡石板路,两旁都是悬崖峭壁,易守难攻。

    貊骑攻到这里,只能下马,先用炮轰了几炮,义勇军的炮火马上还击回来。把他们的木管炮炸哑巴了。

    貊军攻了几次,折兵损将。正在焦躁,突然身后义勇军杀来。先是一阵炮火猛轰,见貊人四散奔逃,纵马扬刀杀入敌阵,滥杀一阵。待貊军重新集合人马,方知是义勇军马超部。

    马超在淅川得知貊骑过了西峡兵分两路,便随着貊军主攻部队来到武关。待他们攻关失败,发起突袭。貊军前进不得,后退无门,只能向南败退。

    貊军五万大军,经过这几天激战,只剩下三万来人。现在他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向北,追随他们的另一路大军直袭商洛,这一路大军刚过,行踪已经被义勇军监视,他们再走,只能把更多义勇军引到他们身后。

    另一条路就是过南商洛山进入安康的燕人控制区。在燕军的帮助下摆脱义勇军追击,保存实力。现在两国有和平协议,应该能给予他们帮助。

    见貊军南撤,马超内心犹豫。实际上他是希望貊军南撤,或许跟着他们可以打进燕国地界,为下一步光复全夏做准备,但是又搞不清楚总部的意见,不知道该不该这样做。

    他们也没着急,不紧不慢地跟在貊军后面。一面紧急给集团军总部去信,请求下一步指示。

    这样跟了两天,姜维大军南下,见武关万无一失,心里松了口气。马超把他的心思跟姜维说了。说他现在在等待总部回信。

    郭嘉跟着姜维一起过来的。他说:“这正合吾意。”

    他说:“如果我军取得汉中,第六集团军已经占领夷陵,那么蜀中的大门就被我们关上了。我们有能力即可攻克蜀中,如果还没能力,也可以把蜀中燕军封禁在这里。”

    “二位将军是我们集团军的主要战将,请你们俩位留一位进攻汉中。要多带兵马,准备打持久战。我建议带四个骑兵军,三个步兵军进军安康,为将来攻取蜀中做准备。”

    “我们西北方还有重要任务。这次歼灭貊军以后,我们要向西北发展,直至工区河西走廊,还要二位将军出力。你们都是西北战将,你们俩分分工吧。”

    姜维道:“在燕军的时候,我在蜀中任过职,这一带人文地理比较熟悉,我来经略这一块可好?”

    马超拱手道:“那这一带就交给姜兄了。我还是喜欢大漠风沙的旷野作战。”

    在这里耽搁两天,收到关司令回信:同意进入安康,一切由郭参谋长与二位将军协商定夺。

    姜维道:“司令员把决定权交给我们了,既然这样,郭参谋长,你就安排吧。”

    马超也点头同意。郭嘉道:“既然这样,我就分配了。骑兵第二、三、四、五军,步军第一、二、三军共七个军十万余人跟随姜维将军进入安康。在攻击安康、汉中要以骑兵为主,真要进入蜀中就要以步兵为主了。”

    “你们这些兵力进入汉中足矣,但是要进入蜀中还不够,占领汉中以后要扩展步兵兵员,为将来进攻蜀中以至于经营蜀中做准备。”

    最后,他深情地说:“姜将军,我们这一分手,这一路将来很可能就难以与集团军联络了。诸事都要你自己做决断。万望一路小心,好自为之。”

    姜维道:“谢谢诸位兄长的关怀,在下不才,一定小心谨慎,带好兄弟们,请各位等着姜某的好消息吧。”

    “我在蜀中有些挚友。其中有个交心的好友名唤张松张永年,足智多谋,熟知川中人文地理。如果听到我到了汉中,必会助我一臂之力。”

    郭嘉、马超拱手道:“既这样我们就放心了,保重!”

    两方洒泪而别。

    姜维十万大军进汉中,一时间商洛后勤准备不足。姜维写信到淅川请求支援。白司令回信给予全力支持,并说,如果在汉中要对蜀中采取行动,第六集团军将与配合,在夷陵同时发起水上攻势。

    第六集团军水军实力越来越强,他们从江淮大战中缓过劲来,也准备在三峡搞点事情,一路攻击前进。试探入川之路。

    有了他们支持,姜维信心大增。把人马分为两部分。令第一序列军长李荣带领第一、第二骑兵军尾随貊军。他自己率领八万大军,绕商南、郧西沿着汉江河谷进入安康。

    安康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人的心理对外界事物也不甚关心。姜维大军到达安康边境白河就停住了脚步,等
新书推荐: 悬崖之下,大佬教我修仙 依然山花烂漫时 火影:开局俘虏纲手姬 神魂决 平民火影:我的模板竟是扉间大人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炼神丹,御神兽,废材小姐拽翻天 不如当身自簪缨 美耀苍穹:女强传 未言初心,初心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