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尾巴或许就是在孩子们低声希冀中慢慢转变成回忆的,六月的烈日中似乎还能看到清风吹过的痕迹,带着青草的涩,侵入那群尚且不知愁滋味的少年少女们的周身。
午后的校园里还有零星几个学生在走动,不过大多都是青涩脸庞,还留着刚入校的稚气。
姜莹并不是纯粹的悲观主义者,相反在很多事情上都会刻意的给自己营造乐观洒脱的思想建设。不过正是这样的心理,也恰说明了她骨子里的悲观,许是童年经历和家庭的氛围潜移默化下的影响。
她关于童年回忆的片段,大概就只有床头那个一人高的玩具抱熊,和总是紧闭着的漆黑防盗门。父亲因为工作的关系几乎很少回家,即使姜莹每个星期都会有让身边小伙伴极为羡慕的零花钱,数额堪称恐怖,那时候还未发展出像现今这般便捷的数字支付方式,那成打的绿色老人头拿出来,着实眨眼非凡。
姜莹对那种近乎疯狂的羡慕眼神,其实是不喜的,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异类,一个难以和普通孩子融洽相处的异类。
在当时还是幼童的姜莹看来,她宁愿不要那些没有温度的绿色纸张,只求能换来几次和父亲共进晚餐的机会,再不济只要能抱抱就好,即使几度要忘记那个男人的长相。
当然这个小小的愿望,最后也只是愿望而已,好几次姜永昌回到家后,没多久又会匆匆出门,留下当时眼神惘然若失的姜莹呆呆的伫立在墙角。
临近高考,姜莹也同样没有得到姜永昌格外的重视和关心。
也许这就是父爱如上吧。
山不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
所以昨天她已经打电话告知父亲姜永昌,希望高考结束父亲能来学校接她回家。姜永昌自然是满口答应,连声给女儿加油打气,预祝宝贝女儿高考顺利。
不过姜莹知道,这是父亲的惯用套路,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
她对父亲的幻想,至多停留在萌芽状态。
姜莹的成绩只能算是中游水准,对于学习她并不会多苛求自己,以姜永昌的能量,毕业之后给她安排一所过得去的大学并非难事。姜莹知道即使在自己面前唯唯诺诺的父亲,其实有着让很多人难以企及的社会地位,至于具体能到何种高度,姜莹没有兴趣去了解,也不想了解。
何况她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不在学业一途,或者说应试教育实在无法束缚出生就已经在象牙塔顶端的姜莹,在她看来堆成山的学术理论根本无法阻挡她探寻诗和远方的脚步。姜莹在若干年后也顺利拿到m国斯泰福大学的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双学位,自此开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光辉人生。这在还只有十八岁的姜莹看来是无法想象的。
那时候网红经济还未像十几年后那般如火如荼,不然以姜莹这种配置条件,出生名门,身材样貌绝佳,高学历的文艺女青年人设加持,干个自媒体旅游博主,分分钟吊打现在那些整天就知道晒酒店晒豪车的假名媛。
今天是高考,她早早的就起床收拾妆容。说是妆容,其实就是擦了隔离防晒。天生丽质加上极为优渥的生活条件,让她的肌肤有着少见的冷白亮光,只要稍施粉黛就能压延群芳。她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自己的外貌优势,长相是父母给的,并没有拿来争相攀比的必要。
姜莹对着准考证来到指定的考场教室,按照监考老师的指示把背包放在教室外面的课桌上面后,就拿了一个粉色的笔袋进入考场。
从教室前面走向自己的位置,不免引来很多其他同学的唏嘘,对于这样的场景她已经完全免疫了。姜莹是属于那种从小美到大的类型,像今天这样的灼热目光和低声议论已然是小场面。
她来到位置坐定,开始漫无目的的张望起来。
突然一个特别的身影引起了她的注意。那个男生留着半长的碎发,也是穿着和姜莹一样的十三中的蓝白校服,尺码很宽大,即使眼前的男生身材在同龄人中已经算是难得的出类拔萃,尤其是宽广的肩围,莫名给人十足的安全感。
男生的侧脸只能看到三分之一,加上距离的原因,姜莹看的并不真切,只是觉得他的颧骨棱角很清晰,给人一种并不容易接近的感觉。要不是六月的朝阳正好透过他的刘海,营造出一种只能在童话中出现的不真实感,姜莹的视线是断断不会在一个陌生男生的身上停留超过1秒钟时间的。
越看越觉得这个背影很熟悉,就是一下子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各位考生,接下来我们开始语文科目的考试,请大家收起与考试无关的东西,一经发现视同作弊处理···”
监考老师的严肃话语打断的姜莹的思绪。
姜莹轻轻的拍了下自己的粉扑两颊:姜莹啊姜莹,别犯花痴了,这是在高考现场呀大姐。
十三中并非是有官方的女生颜值排名,或者是受欢迎程度的榜单。毕竟只是一个县级市的公办高中,并不像大学那般有丰富的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