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雪山在温暖的的江南尤为出名,妇孺皆知,是名动江南道级的自然存在之一。
凌雪山,海拔不高,山势平缓,树木稀落几近于无,生迹寥寥,除了几种数量极为有数的生命力强悍及脚踝高的矮小灌木与零零落落的野草野花,别无活物。
如此贫瘠恶土在江南十分少见,但也不是独此一家,偌大江南,同样有与之媲美的险恶地势与厄土。
可为何独它如此出名了呢?因为它的主要名气是来源于积年不化的冰雪和其中所蕴藏的远近皆的凶险。
凌雪山山上的冰雪极为厚实,十分恐怖,厚之处最深达数十丈,在某些截断面宛如天堑难逾越,浅之处最浅也有一尺之深,淹没膝盖,皑皑冰雪覆盖了整个山野。
冰雪洁白中的整座山脉宛如包裹着毛茸茸的雪貂绒,美丽十分。
这在只有冬季才有几场微微小雪降落的江南,不啻于太阳突然间坠落于地的奇迹,更神奇的是这雪不管在哪个季节或因为什么原因灾祸都不回会增减丝毫。
曾有商贩在秋冬换季期间利用搬运装载工具从凌雪山的边缘处取冰雪冻存瓜果蔬菜过季以牟利,结果商贩刚走出凌雪山地域,冰雪在一瞬间瞬时蒸发,化为洁白的雾气拢在一起飘回原地,重新凝成雪,形与质丝毫不差。
菜贩被这突发情况弄懵了,如此反复几次才察觉事有蹊跷,当即被吓懵了,后知后觉的慌了神,惊慌失措地跑了。
这是记载于江《江南本志》里的志异小故事。
此故事槽点满满,情节转折生硬,语句多处不通,可和平年代最不缺的就是“闲人”,毕竟“饱暖思**”吗,更何况是富庶的江南。
所以它初现世惊人眼神,其中更有甚者,千里迢迢赶去凌雪山核验,结果发现此事确为真事。
当时此事曾引爆了大波的冒险者好奇心,为了寻求真相他们整装进入凌雪山中,十年间不止息,更是由此衍生出新名词——“凌雪热”,他们这群人在那时更是被统称为凌雪探秘者。
后来又历经十几年的岁月迁徙,更有能人于其中发现一个惊天大密,凌雪山中有雪无冰,哪怕有水流流过的地方也没有水结冰,可这地儿不是火山而是平原地带,造不出温泉啊。
这一发现被初证明时骇人听闻,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无人找出其间原因,只能成为一笔饭桌上谈资,在人们的空中“滚来滚去”,再无骇人之说,徒留奇异,也再无人探究,最后不了了之。
“凌雪热”也逐渐消退,敛藏,隐匿于时间长河中,留待后人发现。
同样,如同白绒被的冰雪下掩藏着密布的尖锐碎石、巨大如小丘岩石、笔直的断崖,锋锐如利刃,凶险异常,行走其间,稍有不慎,一步错,便是生死之分,阴阳之隔。
于此。
凭人力逾越,真难如登天。
凌雪山的冰雪也不是自古而有,地方县志《江南赤水县异事载》中曾仔细概述,凌雪山原名大岩山,本是一地方世族发迹地,是一处矿藏丰富的小型山脉,被榨干油利益后废弃的采矿场。
浩元三年,六月十八,夜,大岩山于一夜之间突然天降冰雪,树木凋零,动物冻死,让本就贫瘠的大岩山雪上加霜,再无生机,只是随着时间的消磨才出现适应彻骨寒意的极少数植物,但数量稀少到趋近于无,动物却依旧是没有。
大岩山也由此更名凌雪山。
……
“莲儿,你说这书中所说的有多少真有多少假啊。”身着暗金银纹墨青衫的俊美公子哥拿着一本名《赤水县大志》的书,摇头晃脑地向身旁落后半步着碧色罗衣的窈窕年轻女子问询。
年轻公子哥俊美得过分,姿容天赐,倾国倾城,羞煞世人三分,加之笑容亲切随和,气质阳光,极具感染力,引得赶集的小娘子频频回首,男子心生赞叹与自愧不如。
“少爷,奴婢不知,不过想来少爷定是知晓其中真假,毕竟少爷是里面行家,深谙其中三昧。”面容姣好的莲儿轻声回应道。
“哼哼,莲儿,你这才下山多久啊,马屁便拍的得如此娴熟。”年轻公子哥虽是冷哼,但轻松的语气透露着他此时并未生气,反而很开心,笑容溢满脸庞,好看得如一朵鲜艳春花。
莲儿并未言语,只是笑得花枝招展,美丽动人,如一剪秋水的眸子眯成月牙状,十分可爱。
年轻的公子哥无意间瞥见这丽容风景,心率直升,脸堂比映山红还红得晃眼。
待女子回过头来,公子哥赶紧将目光移向他处,妄想凭此掩饰尴尬。
莲儿不通世故,见此并未多想,只是催着公子哥解释其中缘由。
公子哥也就借坡下驴,给名叫莲儿的女子娓娓道来,“卖书是个细致活儿,其他行业亦然,毕竟万变不离其宗,世间一切皆有缘法可寻。卖书讲究方法,买书讲究眼缘。卖书讲究方法,你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