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们就这么说好了,《铁道游击队》就算我们厂出的一个节目,”
译制片厂的会议室里,浦江电影厂的副厂长石方禹也拍了板:
“大过年的热热闹闹唱一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想想就合适。”
“嗯,”
古铮铮缓缓点了点头,盘算了十多秒后:
“照我看,干脆就把《经典影片歌曲大联唱》定为咱们这场联欢会的主题怎么样?”
“经典影片歌曲大联唱……”石厂长想了想:“我看完全可以嘛!”
谢晋:“主题一确立,晚会的方向就有了。”
江山:“再在这的基础上加点歌舞、相声。”
“对,”古铮铮:“广——东那边既然把马季和他的徒弟请去了……那我们就去请侯宝林和他的儿子。”
“还有马三立,”
谢晋指了指古台的小本子,示意他记下来:“我就爱听他们的相声。”
“既然大家伙爱听,咱们就都请来,”江山建议:“反正咱们都是录播!”
“小品”这种艺术形式,最早是电影学校、话剧团这些艺术团体教学、排练的一种方式。
悲剧喜剧都有、单人多人都行。
之后,被陈佩丝和朱时茂搬上了春晚,才被大众熟知。
这会不是还没到时候嘛,那就干脆相声管够。
“对呀,咱们可是录播呀,”
古铮铮心说他怎么把这茬给忘了,下一秒:
“等会,要是录播的话……我忽然想到了一个宝贝。”
江山:“什么宝贝?”
胡啸:“他能有什么宝贝。”
谢晋:“说出来让大伙听听。”
“你们谁还记得……”
古铮铮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1959年的那支军官合唱团吗?”
谢晋:“噢~”
胡啸:“这还真是个宝贝。”
“军官合唱团?”
张路赶紧看向江山:“你见过?”
“没有,”江山真没见过:“总政还是海政?”
“什么政也不是,”
古铮铮:“那时候我们台和央视刚成立一年。”
胡啸:“全国都没几台电视机。”
“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事,”
古铮铮看着屋里的‘大多数人’道:
“58年那会,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成立了一支军官业余合唱团,知道这个团有多少位军官吗?”
江山、张路……摇了摇头。
“230位!”
“多少?”张路也是第一次听说。
“陆海空三军,一共去了230位军官。”
张路惊了:“我的老天,这要是派出去打仗的话,那还得了!”
“派出去唱歌也不得了呀,”古铮铮:
“当年成立这支合唱团,其实是为了庆祝一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文艺汇演。
当年在一块练了有小半年,然后在燕京体育馆表演了四首大合唱。”
“您那有完整的影像资料吗?”江山听着老激动了。
“当然,”古铮铮:“不然我提它干嘛!”
“那可太好了,当时都唱了哪几首歌?”
“第一个就是《红军纪律歌》,”
对于这场军官大合唱,古铮铮记得非常清楚:
“后面还有《我是一个兵》、《在太行山上》……和《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台弯》!”
在座的各位一听见最后一支歌名,表情都没有丝毫变化。
但,谁都没有率先发言。
毕竟,第五封《告台同胞书》,刚于去年寄去了关心与慰问。
最后,还是能不够的江山开了口:
“既然是迎春晚会,咱们就播那首节奏欢快的《我是一个兵》。”
“我也觉得这首好,”胡啸点头同意:“正好,也让人民群众和军官们一块过过年。”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我是一个兵》,”
古铮铮把小本子扔给了张路:“把这两个都记上,大家再想想还有什么节目?”
“还有我和小江同志唱的那段京剧呀!”谢晋提醒道。
如今的人民群众,好这一口还很多。
收音机里的戏曲儿,没一天断过。
“《定军山》,”
江山陪着张路一块写:“越剧《红楼梦》里面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怎么样?”
古铮铮指了指本子:“记上!”
童自荣:“《夫妻双双把家还》。”
“记上。”
“还有那几首儿歌。”
“都先记上。”
这一会,屋子里到处都是小声哼哼的声音。
“另外,”紧跟市场的刘炽:
“这两年的电影插曲也很不错,像什么《驼铃》、《雁南飞》之类的。”
“这两首歌在《新星音乐会》上就表演过,”古铮铮想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