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直在十八阿哥床畔前陪伴,只是十八阿哥的病让太医们束手无策,十八阿哥只坚持了几日便去了。
十八的去世让这次的蒙古之行充满了悲伤,因为老十八出生的时期太好,母亲是康熙的宠妃,如今的年岁又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和康熙培养出了感情,却没给康熙再来任何威胁,所以这孩子的死给康熙带来了一些真切的悲伤。
康熙在得知这个噩耗的时候,整个人陷入一种悲伤的氛围中。但十八阿哥还记得太子的救命之恩,对这个哥哥有很深的印象。
所以在去世之前将自己的弹弓送给了胤礽,胤礽接过弹弓的时候,也为这个年轻生命的逝去而感到惋惜,甚至当天晚上还亲自为这个弟弟写了悼词。
康熙在蒙古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使得他没办法沉浸在儿子去世的悲伤之中,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蒙古各部。
在蒙古亲王提出要为十阿哥和茵茵在蒙古举办婚礼的时候,康熙也同意了。
虽然十八阿哥新丧,却也无法改变其他该发生的喜事,皇子们大多与十八阿哥不熟悉,大多人只难过了一瞬就当这件事过去了,老十成亲的喜悦打败了这一阴霾,八阿哥、九阿哥都十分高兴。
康熙对于死孩子这件事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对他来说,孩子已经去世了,那么维持跟蒙古的联姻关系就是最重要的,所以康熙在举办老十的婚事上也没有含糊。
老十的婚礼举办的十分隆重,是除了太子之外,康熙唯一出席的婚宴,因为是与科尔沁联姻,太后也对这对新婚夫妻十分要好。
老十与茵茵格格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蒙古婚礼,婚礼场面热闹非凡,整个草原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老十与茵茵格格身着传统红色的蒙古袍,庄重而典雅。悠扬的马头琴声传来,他们手牵手走绕着篝火载歌载舞,接受众人的祝福和喝彩。
音乐声、歌声和舞蹈交织在一起,宾客纷纷向康熙跟几位皇子敬酒,众人来者不拒,没一会就被这些蒙古汉子灌的面色坨红。
胤俄与兄弟们一起喝到大半夜,得到了所有兄弟们的祝福。
胤俄成亲后,康熙这次来蒙古的主要目的也算是完成了,因为蒙古普郡王与康熙结成了亲家,对于康熙的询问他知无不言,使得康熙对蒙古各部的了解也加深了不少。
康熙对如今蒙古的局势作出了准确判断,拉拢的两位实力强劲的亲王,使得满蒙联盟亲密了不少。
在大事做完之后,康熙也闲了下来,每日只与蒙古王公一起游山玩水,其中也不乏几位额驸。
其中阿巴亥谈到了与太子传信之事,用开玩笑的语气道:“半年前,太子曾派人问过茵茵的婚事,本以为是太子看上了茵茵,没想到是咱们误会了。”
康熙一听这话,连忙向阿巴亥亲王问个清楚,康熙这才发现太子早就在两年前与蒙古王公联系了。
难怪这次蒙古王公对太子格外热络,有几个明目张胆的甚至只为太子一人设宴。
得知了这个消息的康熙夜晚回营帐的时候都是不高兴的,“二哥说朕辜负了与保成的父子之情,可却算错了人心,保成对朕早已经有取代之心。”
“梁九功,你去把裕亲王叫来,朕有要事要与他商议。”
梁九功也不敢耽误,带着两个小太监举着火把就来到了康熙的营帐。
见福全出来了,梁九功忙把康熙今天跟一些蒙古贵族赛马的事说了,中间皇上与旁人聊了什么,他这个奴才是没有权利得知的,但梁九功可以肯定的是皇上回来开始,就心情不好了。
福全大刀阔斧的走进了康熙的营帐,正看见康熙在独自伤怀,刚刚他又召见了阿巴亥亲王,太子与其通信的信件已经摆在了康熙的桌案上。
“二哥,你来看看这是什么?保成狼子野心,竟然骗过了你我!”
康熙说话的语气爱恨交织,他既怕太子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又怕太子什么都不做。
福全看到了信件之后,并没有康熙所想的那般同仇敌忾,而是很平淡地道:“这并不是太子的笔迹,三弟,你怎么能确定是太子做的呢?”
康熙恐怕都没有调查过吧,只是听蒙古亲王提了一嘴,就对太子下了最后通牒,福全不明白,为什么平常睿智的三弟在遇见跟太子有关的事情之后就会理智全无。
福全的话倒是给这事带来了一丝破绽,但康熙想着应该没有别的皇子会打着太子的旗号联络各部,因为如果康熙没有发现这件事,这样做对太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要么这件事上太子为了给自己拉拢筹码做的,要么是有人以对太子好的名义没经过太子允许自私做的。而在这件事的态度上,康熙偏向前者,福全偏向后者。
福全让康熙把太子叫过来问问,康熙却要自己查清楚。
于是接下来几天康熙身边的亲卫全部出动,将整个草原都翻了一遍,但还是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就在康熙束手无策的时候,阿巴亥却跟康熙说那个送信人再次来找他了。他告诉康熙,那人这个月十五日会再次来传信,到时候他们就可以知道具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