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榜公布并没有热闹几天,因为上榜的人立刻开始准备殿试了。
四月十五日,卯时初刻,三百名新贡士列队从东华门入。
鸣鞭奏乐,仪式隆重。
泰安皇帝亲自主持。
“如今,天下初定,正是发展的好时机。
各位未来的国之栋梁,最该思路开阔,创意纷呈。
来人,上道具。”
泰安帝轻轻的的吩咐一句。
立刻有侍者抬上来九个筐子,依次排开。
泰安帝指了指筐子们,说道:
“三筐麦、三筐稻、一筐蚕豆、一筐菜蔬、一筐瓜果。
如若需要,各位考生可以随时上前来细细查看。
今日三题,都与这些筐子有关。
开始吧!”
若是其他场合,众人就该窃窃私语、讨论起来了,但今日是殿试,无人敢造次。
全场静悄悄,众考生努力伸长脖子,又得保持自己的姿势别太失礼,结果就是——除了筐子跟前的几个人,其他人都看不见!
泰安帝坐回龙椅上,俯看众人,不再出言。
在场的其他官员也并不言语。
张青藤再次扫了一眼纸条上的三道题:
第一题:谈史识势。
第二题:观实物晓民生(政治、经济)。
第三题:以物为鉴,献策稳固边疆。
题目很开放,可谈内容颇多,需得好好取舍。
张青藤起身,简施一礼,上前仔细查看了每个筐中之物,再回到自己的试桌,全程未有一言。
泰安帝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年轻考生的举动,待他坐回后,向旁边伸手,侍者立刻将记有张青藤相关信息的纸递上来。
泰安帝看完眼神更柔和了,县案首、府解元、又是会元,这是大材啊!
张青树仔细查看试题后,在脑中捋了捋可以落笔的内容,觉得过于繁杂,于是也起身,浅施礼后上前查看筐子。全程目不斜视,温雅稳重。
泰安帝又伸手,侍者递上张青树的信息纸条,还用手指了一下“兄弟”一栏。
泰安帝微微挑眉,亲兄弟!于是看得更仔细了。
又有两人上前查看过之后,张天阳趁别人还没动作,立刻从试桌后起身,施礼后前去查看。
侍者递上张天阳的信息纸条时,又指了指亲属一栏。
泰安帝眉眼都是笑意~
这是自己赐号的“天顺第一里长”的小儿子,也就是赐下的那个国子监生名额的使用者。
果然不负赏赐!
再看这张纸上特意标注的“张氏三考生关系”,泰安帝笑眯眯地把三人的信息纸张叠放在一起。
继续看了二十多人的信息,泰安帝起身,走出了大殿。
皇帝一走,大殿们响起一片“松气”声!
松气的考生们吓了一跳,自己喘口气而已,怎么这么大声!
但又不敢东张西望,生怕自己被监考的大人们注意到。
可怜的是很多心里原本就特别紧张忐忑的考生,接下来连喘气都分了心神,如此一来,题答得便有些潦草。
午时,在监考官员的提醒下,陆续有考生到殿外吃御赐红绫饼充饥,旁边备的茶水也随时可以出来喝。
午后,泰安帝再次来到考场。
此时所有考生的题目都已答过半,泰安帝走在一行行考生中间,低头去“扫瞄”考生们的答卷。
边看边腹诽:
【这个的字太飘了,不踏实;
这个字还行,用词华丽,字配不上词;
这个……你倒是写啊,再不写那墨就滴下来了!得,我还是不看你了,这么紧要,心理素质不行!
这个~字真漂亮!语句平实却字字珠玑!不错!瞄一下侧脸,喔~原来是他!我去看看他哥!
嗯~不错不错,字迹隽永有力,遣词用句优美,内容有也深度。我去看看他舅舅!】
泰安帝往后一排看去,一下就找到了张天阳的位置,不着痕迹地移步过去。
【这字一看就是国子监教出来的,标准馆阁体,可见平日学的踏实。
用词稍华丽,但因为内容……有趣,行文流畅,很不错!
这张家估计今年祖坟冒大青烟了!】
泰安帝心情颇好,再向后面踱步逐一看过去,有的字美、有的词美、有的句美、有的通篇皆美。
这届考生令人欣喜啊!
泰安帝在店里慢慢踱步慢慢看,连最后一排角落的考生都没放过,主打一个“雨露均沾、人人都吓”,近两个时辰后才离开。
考生们从最开始的战战兢兢,到后来沉浸在自己写的内容中,忘我忘境。
日暮时分,殿试结束。
考生们走出皇宫,终于放下心来,反正殿试只排名、不淘汰,答完了就“听天由命”了。
考生们放松了,读卷官和皇帝开始忙了。
接下来的三天,读卷官们依次到皇帝面前跪读试卷。
遇到文辞优美、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