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顺小时候的日子还是挺让小伙伴们羡慕的,父母在广州开了个小店,虽然一年只能回来一次,可是带回来不少这里买不到的玩具零食。每当过年父母从广州回来,洪顺的身后都跟着一大群小伙伴。
原本还想着等洪顺到了上学的年纪,就把他接去广州上学,那边的教育水平比茶峒肯定要高上不知道几个档次。
但是世事无常,一场火灾,店没了,钱没了,人也没了,只留下了在老家的洪顺和年迈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在这偏远的古城,一老一幼,想要赚钱何其艰难?
从河边捡个人家淘汰下来的鱼钩鱼线,用刀子削要木棍当浮漂,跟着别人学钓鱼,这是洪顺的取财之道。
这点钱不足以温饱,也不是用来温饱的,而是攒着给奶奶买药和上学用的。
前两年奶奶也走了,小洪顺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亲人了。靠着国家每个月给的那些钱,偶尔钓一下鱼补贴上,小洪顺的日子反倒轻松了不少。
前几天跟李梓瑜闲聊的时候,石天随口提到了洪顺,听着李梓瑜讲述着洪顺的苦难,第二天一早两人就跑来了茶峒。
“小鱼姐姐,这店是你开的?
我不是来买东西的,去年有个叫石天哥哥借给我了一根鱼竿,说是等星牌渔具店开业了让我把鱼竿还到店里来,我是来还鱼竿的!”
看到这店里李梓瑜开的,洪顺嘿嘿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准备好的红包递到李梓瑜面前。
这是他之前就想好的,等渔具店开业,这个红包就当石天供给他竿子的租金。红包不大,里面只有十块钱,但是能有这份心意石天还是挺高兴的。
从柜台后面起身,揉了一下洪顺的小脑袋,石天伸手把竿子和红包接了过来。
竿子用布包着,看来洪顺对竿子挺爱惜的。除了竿子,还有鱼护和一个廉价的塑料盒,这是他当初买那些小东西时带着的,里面的东西都还在,也不知道洪顺没用还是用完之后补上的。
鱼护是没用的,这点石天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一直用的话,即便不被江边的石头刮破,最起码也会被太阳晒的变色了。
“放暑假了吧!有没有时间?一起去钓鱼去?”竿子收起来,领着洪顺往沙发上一坐,石天开口约钓道。
来茶峒之后,石天找老周和黄姨打听过,洪顺最近混的还挺不错的。这小娃子已经不用竿子钓了,跟石天学会了打窝,现在开始用网了,特地请教的老周,顺便给老周店里供货。
一次两三斤黄辣丁,发财是不可能的,不过用来买点文具,这已经足够了。
“白天角角鱼不好钓,等晚上吧!一会我去打个窝,晚上我们一起去钓。我知道哪里的角角鱼多,保证能让你钓过瘾,就是那边有点远,走过去要半个多小时。”
看着洪顺一本正经地样子,石天微微一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才十五岁就知道要保护商业机密了!
“河里那么多鱼,我们为什么只钓角角鱼呢?就因为角角鱼值钱?”
给洪顺倒了杯茶,石天接着开口道:“比角角鱼值钱的鱼有很多,比如海里的鱼,随便一条鱼就几十上百块,如果钓到石斑,一斤就能卖一百多。”
拿着手机跟洪顺展示了一下他的成就,十几斤的石斑,上百斤的金枪,还有东沙的红宝石和长尾鸟,石天相册里的鱼跑够洪顺看上大半个小时了。
石天想把洪顺带出去,他需要培养这么一个人。洪顺年纪不大,但是守信聪明,如果手里有这么一个人,等他成长起来,自己可就省事多了。
“我现在去不了海边,只能在河里钓鱼。河里的鱼,角角鱼已经算是挺贵的了。”翻完石天的相册,洪顺把手机还给石天。这话有点辛酸,可是洪顺说的却是没有一丝失落的语气。
这小子还是挺有志气的,现在去不了海边,以后肯定有能力去的。
“走了,去钓鱼了。之前跟你说过星牌鱼竿是最好的鱼竿,今天就让试一下!”一杯茶喝完,石天起身提上装备,直接往对面的河边走去。
没有特地给洪顺准备竿子,想要体验最好的竿子,那肯定就是定制竿了。一套定制竿算不得什么,可是单独为他准备一套竿子就有些过了。
体验一下可以,体验过了得不到,那才有努力的动力。
往钓箱上一坐,给洪顺支上一把钓椅,一人一个斗笠,就这样坐在河边。
“想不想去看大海?去海上钓鱼?”一根烟点上,石天转头盯着洪顺问道。
十五岁的孩子,长的有点矮了,趁着暑假带出去好好喂喂,也让他见一下世面,将来好有个努力的方向,省得他整天盯着河里这几条黄辣丁动脑筋。
“不去,我还要打工。我跟周叔说好了,去他那里帮忙,不但可以学厨艺,一个月还有三千块钱的工资。”石天开口,洪顺没有任何考虑直接拒绝。
一个月三千块钱的工资,一个暑假就是六千了。有这六千块钱,半年的生活费就够了。
老周还挺大方的,直接给洪顺开三千块钱的工资。按理来说,这种活,一个月能给个两千块钱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