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完会,中间在服务站休息的时候,小可就换到了后边的一辆车上。王绣坐在车里,难得回一趟老家,小可当然要带上老太太回家看看。
虽然,他们居住的那边一直有村里人,小可也不断地接老家的人过来陪王绣,范老太、三位舅姥……
小可陪王绣上了厕所,又在服务区溜达活动了一会,重新上车,王绣小声嘱咐:“到县城记得买点儿东西,我得去看看你太姥和太姥爷。”
小可低声应着:“要不要再买点儿纸扎?”
随着社会发展,祭奠用的东西也与日俱进,都不说各种电器了,连别墅、汽车都有。
王绣却摇头:“之前该烧的都烧了,不用再买那些,多给他们化点儿纸钱,让他们自己买吧。”
太姥太姥爷两年前走了,老两口都是寿终正寝,没造什么罪,走得很安详。
王绣虽然在京城,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回去探望,二老走之前,王绣也都守在身前……
她拍着小可的手,轻声道:“你太姥太姥爷跟着你沾光,老来享了福的……人在世孝顺了,比什么都强。”
小可帮她调了调靠背,又往身侧塞了个小靠枕,一边道:“他们最疼的就是你了,你好好儿的,他们也就放心。”
王绣眼圈儿有点儿红,轻轻点了点头,叹口气道:“你爷爷去了那些年,他们就一直为我挂心,打发你舅爷们一趟趟往咱家跑……”
那时候的事儿,小可不知道。
但小可是记得刚过来时,便宜爹刚刚‘牺牲’,几位舅爷和表舅们没少往吴家跑,自家还吃不太饱,却给吴家送粮食、送布料……
祖孙俩说一会儿话,看着王绣倦意上来,小可就给她调整了一下坐姿,让她睡了。
一行人到达永丰时,太阳还挺高。
其他人到分公司准备好的酒店入住,小可则带着奶奶回了家。
回来的比较突然,小可做好了回家打扫卫生的心理准备,连干净的床品都带了。
结果,等她们到家一看,范老太带着儿媳妇和另外三四个妇女正在家里收被褥呢。
听到汽车的声音,范老太快步迎了出来,拉着王绣的手往里走,一边哈哈地笑着说:“昨天接了你的电话,我就过来帮着晾晒晾晒,没用我言语,她们几个就都来了……平常房子常常打扫的,就是着被褥搁在箱柜里,长时间没人用有潮气,晒上一天,就好啦。”
王绣握着老姊妹的手连连道谢:“多亏了你替我照应着了。”
“咱们老姐妹,哪里用说这话。”范老太眉眼带笑,“大鹅一路上学、上班,还不都是多亏了你们家小可?我说啥了?”
王绣笑着点头:“嗯嗯,咱们是不用说啥。”
那几个帮忙的妇女看小可她们到了家,凑上来说两句话,就告辞回家。
程磊正从车上卸东西,见几人出来,一人塞一个袋子到她们手里。
几人都不好意思要,连连推辞,小可快步赶出来,笑着把袋子递到每个人手里:“多谢你们,我大老远的回来,也没带啥东西,一点儿小东西你们别嫌弃。”
话说到这份儿上,几人不好再推辞,接了袋子拎在手里,说笑着告辞回去了。
离吴家远了些,有个妇女回头瞅一眼,见吴家门口没站着人了,立刻打开袋子看里边的东西。
这一看,就哎哟一声叫了出来:“这是啥衣裳啊?这颜色可真好看呐……”
几个人都凑上来看,就见袋子里装的是一件大红色的毛衣,厚实、柔软,贴在脸上都一点儿不扎……
有个人就说:“羊毛的都扎人,这个一点儿不扎,不是羊毛……”
“不是羊毛,那就不会太贵……”
“哎呦喂,不贵好哇!说起来,咱们可没做啥活儿,就是今天过去帮忙打扫打扫,人家要是太破费了,咱们还不好意思拿着嘞!”
“嘿嘿,就是这个意思……”
几个妇女喜滋滋地回了家,有一位周嫂子的闺女考了中专,在县城当护士,恰好休班在家,看着周嫂子拎着个袋子回家,就凑上来看新鲜:“娘,你向来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瓣儿花,咋舍得买东西了?”
周嫂子闺女是识货的,“还是羊绒毛衣,这么软、这么厚,怎么也得大几百啦!”
“啥?大几百?”周嫂子都给震惊了,她活了四十多年,最贵的衣裳也没有过百的。大几百一件衣裳,听都没听过,见都没见过嘞!
几年没回家,里里外外却都停停当当、干干净净的,水缸是满的,柴禾是干的,柴米油盐都是齐全的。
小可动手,范家婶子和两位老太帮忙打下手,收拾了一桌子菜,范老太和范明武老两口都一起吃的。
青山村如今有一百多口人在外务工,其中一大半在小可旗下的各个公司,一小半在保华、保民的公司里上班。
范明武作为村长说起村子里的情况来,脸上都放光:“咱们村如今不但在乡里是拔尖儿的,就是在整个县里都是数得着的。”
范婶子白了他一眼,把他面前的酒壶收走:“快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