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丝切好后投入清水中慢慢养,看着干丝若云一样地在水中蕴开,是厨子都得得意一番,就看这刀工!咱姚师傅还是宝刀未老哇!
心里暗自得意,现在精力旺盛,持刀的手更稳了,眼光也更敏锐,味觉分辨能力明显比以前更加敏感,看来咱就是天选的厨子!
今天感觉不错,干丝切的都细了点,但是瑕不掩瑜!
到现在大煮干丝算是完成了一半,今天为老妈准备的还有两个江南小菜,一个是“毛蟹炒年糕”,今天用的毛蟹就不是那种未成年的小河蟹,而且精心挑选的足有四两以上的母蟹,各个满黄!
给老妈做饭不怕靡费,反正现在人不识货,这么好的螃蟹都买成了白菜价,不吃白不吃,今天咱就糟践着吃!
不过,当姚远斩了几只螃蟹以后,手就停了下来。好厨子真不该糟践东西,好的食材就应该物尽其用。
家里不是有二十年的好花雕嘛,只要撒上一大把冰糖,给一点好酱油,再投进去几根香菜根,随意再挑拣了点八角、桂皮之类的香料,上火熬制一下,熬好的汤汁在阳台放凉以后就可以做花雕酒醉蟹了,这个口味老妈肯定喜欢。
再往锅里倒花雕酒的时候,姚大厨根本就没觉得,他是在糟践这难的的好酒!
临时起意给老妈加了一个醉蟹以后,又检查了一下红曲米桂花糖水浸泡的糯米藕,湖藕颜色已经慢慢沁了进去,绯红色胖胖的莲藕看着就招人稀罕。
为老妈准备的几个小菜差不多了,等开饭时只要简单炒一炒、切一切就能上桌。
接下来就得糊弄老爸的胃口,父亲老家是来自渤海湾,祖上几代都是种田为生的地道农民,老爷子的口味也保留了地道的农民口味,估计这几年在大西北吃烦了牛羊肉,最想念的就是老家的味道。
现在街上满街都是卖冬储大白菜的,解放牌的大卡车一车接一车地往城里运,每个卖菜点大白菜都堆积如山。
居民也是几百斤、几百斤地往家里买,买到家的白菜还要用报纸仔细地把每一棵包好,沿着墙根整整齐齐地码放一摞,然后这些白菜就是这个家庭一个冬天的蔬菜保障。
真不知道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习俗,就像每年过年必须得吃饺子一样,到了冬天每家每户家里没有储存几百斤大白菜心里就没底。
而政府到了这个季节,为了保障这些白菜的供应,甚至不惜请求部队的帮忙。
现在市场供应的白菜价格是五分钱一斤!
平城能买到的白菜有好几个品种,本地的黄心大白菜叶大肥厚,单个重量能超过十斤;从鲁东地区支援进平城的白菜个头更大,包心紧实叶多帮子少;来自津海郊区的白菜则翠绿鲜甜,可惜数量不多;还有一种来自冀省玉田的白菜看上去不起眼,经了霜打的白菜蔫不拉几,白菜帮子多叶少,识货的就不多。
可是父亲就独爱这一口玉田白菜,可能是这种白菜更靠近他的老家,他是吃这种白菜从小吃到大吧。
据他说,这种白菜吃到嘴里是甜的,清甜祛火还白菜味道最足。
姚远今天就选的是这种白菜,配合了十块钱三斤的皮皮虾,想给老爹一个惊喜。
皮皮虾肉取出来,拍成泥以后混进去点肥肉,再用白胡椒和盐给一点底味,做成了虾胶卷入飞过水的白菜叶中。
等一会儿一个个整齐的白菜卷只要上锅蒸上几分钟,再薄薄的挂上一层琉璃芡,出来就是一个改良版的“翡翠白玉卷”。
‘翡翠白玉卷’,名字听着挺高大上,可这就是渤海湾地区农民家里过年能摆上桌的一道家常菜。
只不过,当地农家通常都是用猪肉做馅料,买不起猪肉的人家干脆用猪油混上豆腐也能做,吃起来味道也还都不错。
姚远凭着自己的感觉,复刻了这道又便宜又有卖相的一道老家菜,估计能给老爷子一点点惊喜。
老爹爱吃猪肉,尤其是红烧肉。
这些年在少数民族地区,多的是牛羊,想来会很少见猪肉,今天就炖一罐子五花红烧肉让他好好过过瘾。
说是红烧肉,其实并没有用红烧的技法,因为老爹不喜欢那种又是过油、又是炒糖色的做法,就喜欢五花肉加点酱油炖,炖上俩小时猪肉飞烂,舌头一珉就能化掉才好。
其实国内的红烧肉每个地方的做法都不一样。
有来自海派的红油赤酱,主妇一手拿着糖罐子、一手拿着酱油瓶猛往锅里怼,烧出来的五花肉先甜后咸,颜色赤亮。
也有用人用一瓶子黄酒倒进去和五花肉一起加盖焖,焖出来的五花肉软糯香甜,回味悠长。
还有北派的红烧肉,五香香料必须可劲儿放,顺便还得抓一把粉条子放进去,别浪费好不容易得来的肉味汤汁。
老爹姚海洋同志爱吃的红烧肉则不一样,做法就是炖,炖五花肉的同时如果能再加一点来自渤海湾带籽的小鱿鱼,增加一些来自海洋的味道,那就是上品。
这道菜没有给姚远留下任何炫技的空间,只能老老实实地按照最村里的做法,把飞过水的五花肉投入陶瓷罐,再把被叫做“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