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温的骑兵很快就来到了青塘城,虽然他一再表明身份,但董毡出于各种考虑就是不愿意把城门打开。
南陵温见状叫士兵们打开了行囊,展示了随身携带的粮草,知道这群人不是来“蹭饭”后,董毡才允许南陵温入城。
张可秀携带的骑兵也要承担换防任务,因此,她没有来现身接见几人,只是派人带话:
“不如不见!”
赵仲明听见后,一脸疑惑的问:“南兄可秀娘子这是何意,我们可是来找她的!”
南陵温笑着说:“不用多想,看来青塘城没有解围之前,我们最好还是先帮忙防守!”
赵仲明瞬间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明明梁皇后已经答应撤兵,南陵温却要忽略此事,看来张可秀那边必须有他们要回避的事。
赵仲明心里盘算着,看来肯定是欺丁和阿里骨的事,如此看下来,这帮人肯定都是在争取张可秀的支持。
这下便能理解董不敢乱开城门的原因,除了食物和安全考虑外,也是不想再有外部力量打破阿里骨和欺丁之间的平衡:
一个是深得宠爱的养子,另外一个是自己的亲生血脉,的确是难以抉择!
南陵温安排士兵就驻扎在城门一侧,除了方便参与防守外,便是给张可秀空间,让她自己去完成所有的事。
折可适在城里有些探子,通过他的暗中打听,基本把阿里骨和欺丁之间的情况搞明白。
在军队数量上和财力上目前是欺丁占优,但因为张可秀的介入,并公然维护阿里骨,欺丁也不敢直接动手。
董毡对两个儿子的表达的意思是:可以在各方面去比拼,但不能动手、更不能通敌。
恰好这次又碰到西夏大军压境,谁能有效的化解危机便是最大的威信。
欺丁因为是西夏女婿的缘故,给予青塘城居民说:
“西夏大军之异动,皆在震慑宋人的扩张行为,本意不在青塘城,只要我们承诺不与宋人结盟,大军马上可退,当然未免我有所偏好,此事我只复述,不表态!”
阿里骨知道后,针锋相对的提出:“跟着西夏走,三天吃两顿;跟着宋国走,衣食不会愁!”
欺丁得知后不能反驳,只能另辟蹊径说:
“宋住黄河南,夏在黄河北,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依靠西夏才是务实之举!”
对此,阿里骨反驳道:“青塘只是离大宋都城远,但胜在地利好,无天险阻隔,容易来回,若去兴庆只能绕路,而且从边境线来看,是离宋人更近!”
欺丁不服气,他说:“西夏人血缘和文化习惯离青塘更近,宋人的文化看似先进,但不一定适合我们,难道大家愿意丢弃祖先的习惯?”
阿里骨对此也很好反驳,他说:
“以我们最推崇的佛教为例子,宋国亦有不少高僧大德,他们还编撰新的大藏经,并与我们互补!”
两人几乎是每隔几天都相互提出疑问,由于大军压境,许多人的活动范围都被局限在城内,因此这件事几乎成了居民最关心的热点。
欺丁知道如此下去占不到上风,他发觉自己妻子来自西夏皇室这点,阿里骨是无法比拟的,因此放出话来:
“我已与夏国联姻,已算是一家人,若大家真担心他们,我便只和妻子带少量护卫出门谈判,保管马上退兵,而且可以得全身而退!”
阿里骨征求了张可秀意见希望两人可以联姻,张可秀肯定不同意,她说:
“婚姻之事,岂可儿戏,若真沦落到到只有和我结婚你才能坐稳赞普之位,以后你也肯定坐不稳,干脆现在就退位让贤!”
阿里骨觉得有理,他退一步说:
“眼下是大兵压境非常时期,为了不让欺丁占的便宜,不如讹传我已经求婚于你,而且你已经答应!”
张可秀说:“我还是那句话,你要传这个消息可以,但是有人要问,我还是会据实以答!”
如此,让阿里骨有点为难,这时候,一个谋士献策说:
“这有何难,这期间让可秀深居简出即可,以军务之由少见客人,这样便不会有人趁机打探出真假,等时机成熟再让她当面澄清即可!”
阿里骨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又去征求张可秀的意见。
张可秀肯定是考虑过形势,她说:“蕃人的话我可以假装听不懂,你们把懂汉语的人给我挡住,如果是宋国来人,先通报我一声,视情况再见!”
阿里骨高兴的说:“如此甚好,你也可以不用违背原则,而承受内心的煎熬,我可以保证等大军一退,一切立马恢复,当然我尚未婚娶,你当然……”
张可秀举手示意打住,她说:“承蒙厚爱了,我已经心有所属,相信他会来看我的!”
阿里骨一脸遗憾的说:“你当然可以给自己对一个选择,未必我不是更好的!”
张可秀说:“你是想我现在就戳穿你的谎言?”
阿里骨笑着说:“看来,你是个很守信的的人,我也会信守诺言的!”
如此便有了后来一幕,张可秀不愿意见南陵温,多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