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与万霜儿风尘仆仆地抵达契丹的都城,与早已在此等候的易林等人会合。众人还未来得及叙旧,便迎来了契丹国师小弟子端绸的挑战。
端绸一身契丹武士装束,身材魁梧,面容刚毅。他走到梁羽面前,双手合十,微微鞠躬,道:“梁先生,久违了。那年石屋之战,您的武功让我大开眼界,也使我深受启发。这些年来,我南下中原,遍访名山大川,挑战各路高手,以战养战,自觉武功修为已有了质的飞跃。今日得见先生,实属幸事,还请不吝赐教,与我切磋一番。”
梁羽闻言,微微一笑,道:“端绸兄过誉了。我能感觉到你的修为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不过,我们此行有要事在身,恐怕不便久留。要不,我们下次再约如何?”
端绸摇了摇头,道:“梁先生此言差矣。易先生在契丹的事情已经了结,就算出发去吐蕃,也是明后天的事情了。何况,江湖中人,以武会友,乃是常事。今日一战,既不影响正事,又能增进你我之间的情谊,何乐而不为呢?”
梁羽见端绸如此执着,又考虑到契丹国师的面子,只好点头答应道:“既然如此,那就请端绸兄赐教吧。”
两人来到城外一片空旷的草地上,各自站定,摆开了架势。梁羽深吸一口气,运起海纳百川的功法,只见他周身气息流转,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端绸也不示弱,他双手紧握长剑,内力汹涌澎湃,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纳入剑中。
一声清啸响起,两人同时发动攻势。梁羽身形飘忽不定,时而如狂风骤雨般猛烈攻击,时而又如细水长流般连绵不绝。端绸则是以剑为魂,每一剑都蕴含着深厚的内力,仿佛要将梁羽逼入绝境。
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分难舍。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他们的内力搅动得翻江倒海,发出阵阵轰鸣。围观的人群也都被这激烈的战斗所吸引,纷纷驻足观看,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从中午一直打到夜幕降临。两人的内力都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但依旧不肯罢手。最终,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梁羽以一记精妙绝伦的招式将端绸的长剑击飞,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端绸虽然败北,但脸上却并无失落之色。他走到梁羽面前,拱手道:“梁先生武功高强,端绸佩服。今日一战,让我受益匪浅。希望日后还有机会再向先生请教。”
梁羽也抱拳回礼道:“端绸兄过谦了。你的剑法精妙绝伦,我也是收获良多。希望我们下次再见时,都能更上一层楼。”
众人见梁羽获胜,纷纷上前祝贺。易林更是拍着梁羽的肩膀笑道:“梁兄,你真是越来越厉害了。看来这次去吐蕃,我们又多了一份保障。”
梁羽谦虚地摇了摇头,道:“哪里哪里,易兄过奖了。我们此行还有诸多未知,需得小心行事才是。”
万霜儿则走到端绸面前,柔声道:“端绸兄,你的剑法真的很厉害。希望我们下次再见时,可以一同探讨剑法。”
端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喜,道:“万姑娘谬赞了。在下也期待与姑娘再次交流。”
众人寒暄过后,便一同返回城中。契丹国师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住所,并设宴款待。席间,国师对梁羽等人的武功赞不绝口,并表示愿意全力支持他们前往吐蕃的行动。
梁羽等人也向国师表示了感谢,并详细询问了关于吐蕃的情报。国师告诉他们,吐蕃地处偏远,民风彪悍,而且近年来与中原武林的关系也颇为紧张。因此,他们此行需要格外小心,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梁羽等人听后,都表示会谨记国师的提醒,并制定出更为周密的计划。众人商议一番后,决定明日一早便启程前往吐蕃。
夜幕降临,梁羽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星空,心中充满了期待与不安。他知道,这次前往吐蕃的行动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他也相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使命。
星光璀璨,如同点点希望洒落在梁羽的心头。他深知,吐蕃之地,乃是一片充满神秘与异域风情的土地,既有险峻的山川,又有深邃的文化底蕴。此行虽险,却也充满了无尽的诱惑与机遇。
与此同时,易林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于是他起身轻轻一跃便飞上了屋顶。抬头仰望着浩瀚无垠的星空,回想起往昔种种经历,特别是从烧庄离岛后的这一路风雨兼程,梁羽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感慨。
遥想当年,自己还是个青涩懵懂、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郎;然而时过境迁,历经多年岁月的打磨与锤炼后,如今的易林已然褪去了曾经的稚嫩与青涩,成长为一名沉稳坚毅的男子。
易林深知此番前去吐蕃责任重大,务必要揭开疟疾背后隐藏的真相。唯有揪出这场疫病风波的幕后黑手,才有望赢得吐蕃王的信赖,进而稳固两国间的友好邦交,最大限度地规避战火纷飞之祸乱。尽管目前所有的线索似乎皆指向吐蕃,但易林却坚信导致疟疾肆虐之事绝非吐蕃所为。
之所以如此笃定,其中关键缘由在于:突厥与契丹境内爆发疟疾,单从表象来看,吐蕃或许能从中获益一时;可放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