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说到这里,张巍巍的脾气再也控制不住了,指着江寒想骂又骂不出来,毕竟在这样的场合,坐着好几个高官。
此时,张巍巍很想来几句粗的,但终究没能出口,放下手臂,脸色青紫,悻悻而去。
“看看,我也没有说张院长就是新时代的爱国贼,对不对?是他自己自行对号入座了!”
和自己同来的张巍巍被江寒给气走了!这让两个官员颇为尴尬。
“我们都要警惕这种人,面上极左,里面极右。他们利用在学术上的影响力,误导各级的决策,形成舆论的极化和对立。”
“面上极左,里面极右?”一人问道。
“知道《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吧?他曾掀起来了一股风潮,把美西方说的是一文不是,过分夸大了我们的进步和成绩,让我们的自信心空前膨胀起来。”
在场的都看过《中国可以说不》,作者是章晓波,1996写成的书,发行量超过300万册,盗版不计其数。
此人对于社会心里的把握可谓十分到位,1993年我们申奥失败后,民间滋生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年轻一代在中美关系问题上的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
章晓波就决定模仿日本人石原慎太郎的《日本可以说不》、马哈蒂尔的《能够说不的亚洲》,写一本《中国可以说不》。
为了赶上这波情绪,尽快挖掘这波情绪价值,将转化为金钱,章晓波用20多天就写成了。
写成之后,章晓波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购买了书号,取得了出版许可,仅仅一个月就上市发行了,其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此书一出,立马引起了轰动。
京城一家报纸以“后殖民主义情结的终结”为标题,评价《中国可以说不》是目前极为少见的的能够主动宣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优秀作品,应该给以高度肯定。
沪上的《文汇报》认为“这是一部既摆脱了奴性又避免了阿q精神、早该出版的好书”。
在赞扬声中,批评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有的说,《中国可以说不》是一本思想混乱、信口开河、粗制滥造、低级错误比比皆是的“畅销书”。
有的说,《中国可以说不》以极其浮躁和轻佻的态度讨论严肃的问题,充斥着扭曲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一个着名的出版界人士说:“真教人为中国的出版界脸红,当代中国无人,还不至于要这样的滥竽充数吧?”
为了这本书,大批记者专门跑到京城采访,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此书版权,仅仅在日本的发行量就超过了十万册。
这本《中国可以说不》也让章晓波赚到了第一桶金,从此过上了香车宝马的优渥生活。
此时,偏狭的爱国主义情绪继续高涨。尝到甜头的章晓波并没有就此搁笔罢手,而是继续写书,仍然是极快的速度,仍然是极低的质量,但是煽动性极强。
这种极强的煽动性让那些头脑发热的爱国者们直接忽略了此书的诸多谬误。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我们祭出了四万亿投资的大杀招,让我们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国人的自信心愈发高涨起来。
这让章晓波又看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2009年,他又出版了《中国不高兴》,再次成为畅销书。
《中国不高兴》上市三个多月,销量超过80万本,更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章晓波被被视为中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标志,认为中国人要开始“向全世界特别是向美西方秀肌肉”。
这三本书持续畅销了十几年,后来,大多人才意识到,章晓波的“三不”系列书籍,只是贩卖民族主义情绪,是割大众的韭菜。
但是,这和章晓波又有什么关系呢?
此时的章晓波已经拿着大把的钱,移民了!移民到了他所反对的西方发达国家。
正所谓:此生无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尼亚。
章晓波之后,很多学者伪学者、专家伪专家虽然在批判章晓波,但他们却在模仿章晓波,学着如何贩卖民族主义情绪。
这些人知道知道他们将面向的受众很特别,这些受众最爱听的故事就是:美国要崩溃了、总统是弱智、经济依赖中国、老大被老二全方位反超……
更误事的是,就是这帮伪学者,严重错判形势,上误庙堂,下欺百姓,让民间群众盲目乐观,集体沸腾。
甚至,导致民间出现了一些过激的行为,比如说抵制日货、抑制美货。
支持国货当然没错,但是这些被蛊惑的人抵制外国货的做法却是野蛮而无脑的。
他们打砸的日本车,却是在国内生产的,他们打的是国人,砸掉的也是国人的饭碗。
无脑的人,对自己人一向是心狠手辣。
无脑的人,一边抵制美货、日货,一边看着日本的动漫、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一边喝着可口可乐在美国人生产的电脑上玩着国外的游戏,一边吐槽国内厂商制作的游戏垃圾。
一些人为了达到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