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消息不仅仅在京城市井百姓间流传,连偏居庭院深处的锦歌,也经由春梅之口得知了外界的种种流言蜚语。
在落英缤纷的庭院里,一群仆人围坐着,聆听春梅绘声绘色的叙述,个个听得入迷。
“主子,京城里现在是风声鹤唳,一片喧哗,咱们家大人可有对你透露过半点风声?”
春梅满脸的好奇,眼中闪烁着期盼。
锦歌微微摇头,声音柔和而低沉:
“这些都是朝廷内部的机密大事,大人岂会轻易与我谈及?这种等级的秘密,若是皇上意图公之于众,又何必遮遮掩掩?既然是保密之事,大人自然不会告诉我,这一点我心中有数。”
“哦,也是,大人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绝不轻易吐露公务的类型。”
春梅脑海中浮现出温之宴那张冷若寒冰的脸,不禁苦笑。
大人的嘴巴,紧闭得像上了锁的宝箱一样。
“这么说来,我们是不是就无从得知真相了?”
春梅想到这儿,不自觉地以手掩面,流露出一丝失落。
锦歌轻笑出声,轻轻拍了拍春梅的头,安慰道:
“知不知道,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再者说,京城里的谣言多如牛毛,真真假假混淆在一起,信哪个不信哪个,还得看你自己的判断。”
虽然大人守口如瓶,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官员都如此。
对于一位王爷的陨落,皇上至少会给朝中重臣一个合理的解释。
事情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往往会变味儿,锦歌根据春梅带来的消息,结合近期大人的一系列举动和言谈,心中已逐渐勾勒出大人调查燕王乃至直接参与审讯燕王的大概脉络,这一切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更加复杂的政治棋局。
之前,她还在心底暗暗纳闷,作为权重位高的刑部尚书,究竟什么样的重犯,才会劳烦大人亲自披挂上阵,主持审讯?
而那些侍卫带着沉重且压抑的气息归来,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倦意,这一切的迹象似乎都在指向一个可能——大人们或许正是在对燕王进行紧锣密鼓的审讯。
再联想之前大人微服私访的种种举动,似乎所有线索都能微妙地串联起来,让人不得不怀疑,燕王府的变故与那次走访间存在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京城的风言风语如同春日里的柳絮,四处飘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燕王图谋不轨的传闻。
在这样的背景下,燕王的嫌疑愈发显得难以摆脱。
至于西域人的介入,则为这场潜在的风暴平添了几分复杂与危险。
在她看来,若真是与西域有所勾连,那其罪行不仅关乎颠覆,更甚于背叛,是为大逆不道之罪。
尽管心头疑云密布,她却不是那种因好奇而失了分寸的人。
在这个戒备森严、等级分明的深宫内院,过度的好奇心往往预示着不幸。
因此,她选择将这些疑问深埋心底,静待风云变幻。
...如今,林雁秋在温府中的地位可谓如鱼得水,春风满面。
无论是谁,都知道她正紧锣密鼓地筹办着老太太即将到来的寿宴大事,而几乎每个人都绞尽脑汁,渴望能与她搭上话,借此增进几分情谊。
在这样的氛围下,甚至有些人已悄然在背地里称她为“夫人”,虽然不敢光明正大地宣之于口,但这份私下里的甜腻称呼,已经足够让林雁秋的心里甜如蜜糖。
心情大好的她,出手也变得格外大方,赏钱如雨点般落下,只要轻轻一声“少夫人”,便能换得白花花的银两,这般划算的买卖,何人不愿为之?
更何况,若是能够讨得林雁秋的欢心,便意味着往后能获得既轻松又收益丰厚的工作机会。
其中,最早私下以“夫人”相称的那位丫鬟,便幸运地得到了负责采购各类物资的美差。
其中的油水与好处,自是不言而喻,商贩们为了巴结温府,不仅给予不小的折扣,还会附赠不少小礼品,以此来拉近与温府的关系。
这样一来二去,负责采购的小丫鬟日子自然是过得有滋有味。
而随着这种风气的蔓延,府中私下以“夫人”称呼林雁秋的仆人们也越来越多。
原以为这样的小事无关痛痒,殊不知,却有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林雁秋的一举一动,只待她出现丝毫差池。
不久,几个好事的婆子便将这些琐碎之事添油加醋地汇报给了张嬷嬷。
张嬷嬷与林雁秋之间的不合,早已是府中尽人皆知的秘密。
张嬷嬷此人城府颇深,她并未直接向老夫人进谗言,而是选在一次闲谈之际,轻描淡写地提及此事。
“老太太,那位表小姐对您可是孝心可嘉啊,听说为了能让您的寿宴办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