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懂一些养生药膳之方。”
贾蓉没提这茬,反而认真说,“如果老姑父相信我的话,那就让我给林姑姑仔细瞧瞧。若是不信,那就算了。”
林如海听了,连忙道,“都是一家人,怎么不能信?走,你随我去后宅,给你林姑姑瞧瞧。”
“好。”贾蓉含笑点头,跟随林如海的脚步,从园子后的穿堂里进入后宅,走入林黛玉的闺房里。
瞧见林如海领着贾蓉进来,无论林黛玉还是奶娘丫头们,全都吃了一惊。
“爹爹,你怎么领着蓉哥儿进来了?”林黛玉起身,给林如海道了个万福礼,满脸疑惑说。
此是闺房私宅,便是蓉哥儿,那也是外男,如何能进?
更何况,蓉哥儿也不小了,不是孩子,是个正式娶妻的成人。
这要是传出去,会有损林黛玉的清誉。
“玉儿,你不知道,蓉哥儿精通医理,方才瞧见你,便觉得不好。与我说了一番论证,竟是分毫不差。还说那‘人参养荣丸’是虎狼药,非是救命之方,实乃害人之药。是老父瞎了眼,误信了那癞头和尚的鬼话!”
此时,林如海听了贾蓉的论证,已是信了几分。
俗话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林如海府里,先是嫡长子夭折,后是贾敏病重,林黛玉也从小生病。所以,久病成医,这一家子都是翻过医书,晓得几分医药之理的。
听了贾蓉的论证,林如海沉吟思索,认为颇有见解,不似胡诌瞎说,便兴奋的让他试一试。
贾敏的病逝,让他对林黛玉更宝贝。林黛玉又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如海生怕林黛玉哪一天也没了,只剩他孤苦伶仃一个人。
所以,听了贾蓉的论证,便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仿佛落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无比盼望的“奇迹”出现,贾蓉能够治好林黛玉。
林如海把贾蓉的一番论证说了,林黛玉与闺房里的奶娘丫头,全都大吃一惊,只觉得贾蓉论证,竟是分毫不差!
她确实是气血两亏之症。夜里也总是失眠,翻来覆去睡不着。但凡有丝毫细微的动静,就能把她惊醒。
此时,林黛玉对贾蓉更好奇了,只觉得他什么都会,真是个奇男子!
“不亏是母亲从小带大的。”林黛玉眼睛明亮,唇角勾起笑意,看向贾蓉的眼神十分亲善,心里默默想道,“母亲地下有灵,知道蓉哥儿这么有出息,想必也会开心罢?”
紧接着,又是转念一想。
“世人都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母亲积德行善一辈子,莫非应在这一遭?是冥冥中自有命数,先教养好了蓉哥儿,再派他来特意救我……”
这般想着,林黛玉看向贾蓉的目光越发亲近了几分。
仿佛因为“贾敏”的存在,让她与贾蓉的命运,冥冥中多了几分牵扯,是“因果轮回”的福报。
******
此时,林黛玉在方凳上坐了,缓缓伸出右手,丫鬟拿丝绒帕子掩盖了,方才让贾蓉脉诊。
贾蓉伸手,往林黛玉温软的手腕上一搭,却只觉得触手微微凉。
过了几息,林黛玉的肌肤温度把丝绒帕子热了,方才感受到温度。
与此同时,一股子淡淡香气从林黛玉身上传来,幽香袭人,沁人心脾。与其他女孩子身上的馥郁熏香不一样。林黛玉身上的香味,很明显淡雅许多。是淡淡的体香,与花草香料的芬芳混合而成的独特体香味。
“好似是芙蓉花……”此时,贾蓉嗅着香味,有杂念闪过。旋即,给林黛玉脉诊,也施展“望闻问切”的手段,询问林黛玉的病情。
林黛玉眼神清亮,温声软语,与贾蓉诉说着。
其神态素雅端正,与小孩子不一样,透露出成熟的风雅态度,让贾蓉瞧见了不禁暗暗感慨。
******
贾蓉会中医?
其实,不大会。
他只在贾珍病重的时候,扮演“孝子”,急匆匆读了几本医书,请教王御医了一番“脉诊医理”。
但他怎么懂这么多?说的头头是道,连林如海父女都唬住了。
那是因为后世许多红学家,研究过红楼世界的医药之理。尤其是像“林黛玉”“薛宝钗”的典型医案,更是从里到外都分析个透彻。
贾蓉读过这些论著,便暗暗记住了对十二金钗的“论证”。
尤其是里面的药膳滋补方子,贾蓉记得最清楚,因为亲自做过几回,得到过实践的检验。
此刻,贾蓉调匀脉息,把从王御医那儿刚学来的脉诊手段,给林黛玉施展了一番,又询问了几句病情,便对她沉声说道:“我瞧得不错。林姑姑确实是先天不足,气血两亏之证。那癞头和尚的‘人参养荣丸’确